摘 要:創新精神始終是推動社會向前、向好方向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也對當前教育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該著力注重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創新型、全面型人才。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及時對英語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良、創新,通過創設學習情境、運用小組合作交流法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創新思維是指在創造、發展新的思路、想法或方法時所需要的一種能力,是一種跨學科的能力,它包括多種不同的思考技巧和方法,能幫助我們產生新的、有創意的想法。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小學英語新課標強調,要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秉承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教師應該充分學習、把握新課標中對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并以“培養創新思維”為主要教學目標制定、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學活動,以全面優化課程設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文章探討了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參與
在很多英語教材中,為學生設定了具體的學習環境,但這些“學習環境”多為虛擬的,也與學生實際的情況不符。這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不“真”,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也不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體驗”“感受”,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打造真實學習情境,以此“情境”將學生快速拉入學習中,鼓勵學生在“情境”中自由發揮,以充分推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對課程中詞匯、句子的靈活運用。
例如,在進行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1 My bedroom中Unit 1 What’s in your room?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融合應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在學習平板上“畫”出自己理想中“房間”的布局、家具,然后再將部分學生的“創作”投放到多媒體大屏幕上,引導學生進行英文介紹,如:“In my room, there is a large bed and a pink desk.”“In my room, there is a blue bed next to the window.”……以此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并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有針對性地點評,指出學生在“口語表述”上錯誤的地方,并及時指導學生改正,然后再以“組”為單位,引導學生以“What’s in your room?”這一句式互相提問、互相分享及介紹自己所“創造”的房間。以此方式能夠突破傳統“講解式”課堂的局限性,使學生的口語表達不再局限于課本上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更多“想”“創”的空間,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中,也能夠增添課堂趣味性,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之處,在“愉快”的心情中習得、獲取課程知識。
二、創新合作方式,提升學習能力
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能夠在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中得到培養、獲得提升。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合作交流活動時往往存在“重形式”“輕實際”的問題,無法發揮出合作學習模式的真正作用,更無法有效推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積極創新合作學習形式、優化合作內容,以實現合作共贏,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合作、交流中獲得充分提升,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進行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5 Clothes中Unit 9 Look at this T-shirt.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創新合作方式,先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個學習小組,然后再為不同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創編,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如教師可以融入“情景表演”的方法,讓各個小組分別扮演不同服裝店鋪的“老板”,如一組為“裙子專賣店”的老板、二組為“褲子專賣店”的老板、三組為“T恤專賣店”的老板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溝通,共同為自己負責店鋪設計“廣告”內容,介紹店鋪商品的“亮”點,然后再具體地“演”出來。在學生創編、表演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進行針對點評,并選出“最佳創意”小組。
三、優化教學設計,發散學生思維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單元整體出發優化教學設計,以充分促進知識點間的關聯,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應用能力,并設計多元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大膽創編,促進對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Module 5 Sports中Unit 9 It looks fun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基于單元進行整體設計,以情境創設將“Let’s talk”“Sing along”“Sound family”這三個教學板塊涉及知識點有機整合起來,以優化英語課程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基于單元內容創設“sports club”這一教學情境,并出示操場上學生參與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等各項體育運動的場景圖片,然后開展“看圖造句”活動,以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掌握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等單詞,并進行充分引導,以使學生能夠掌握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結構,靈活運用“it looks ...”等句型。然后教師可以布置“創編社團歌”的活動,引導學生根據“Sing along”這一板塊的內容進行創編,以充分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還可以融合“Sound family”板塊展示photo、phone、guy、brute等單詞,并引導學生發現、探尋這些單詞的相同之處,然后再結合“sports club”這一單元情境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寫話練習,并在文章中融入這些詞匯。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相當重要的,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以往教師更側重于“知識”傳授,沒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創造空間,導致英語教學發展停滯不前,也不利于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要積極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融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小組合作等方式方法,創設良好學習情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充分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曹潔.新課標下創新小學英語合作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亞太教育,2022(18).
[2]張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探析[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07).
[3]錢心妍.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