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為例,探討新課標理念下《陽光學業評價》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優化策略。通過分析《陽光學業評價》的編寫背景、作用及板塊設置,文章提出了在備課、上課及課后復習鞏固三方面的優化應用策略。通過實施差異化教學、注重過程性評價及大單元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為一線教師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陽光學業評價;小學語文;過程性評價;大單元教學
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及國家“雙減”政策的實施,教育領域迎來了新的變革。為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組織研發了《陽光學業評價》系列叢書,該叢書以語文實踐為主線,強化核心素養培養,體現了大單元理念,實現了“教—學—評”一致性。《陽光學業評價》系列叢書根據當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寫,每冊由晨讀晚誦、單元作業和期末專項評價(線上)三部分組成。其中,單元作業是核心部分,共包括八個單元,每個單元按照評價標準、學習過程、學業評價的要求,編寫了“單元導學”“寫好漢字”“讀寫實踐”“學習小結”“單元達標練習”五個板塊,旨在通過系統化的設計和分層級的編排,滿足學科教師階段教學評價和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需求。基于此,文章以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的教學為例,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講述新課標理念下《陽光學業評價》實踐應用的優化策略。
一、備課先行,籌備精心施妙策
(一)明確目標,細化任務
在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的集體備課中,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通過智慧碰撞,教師對單元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陽光學業評價》單元導讀目標側重于朗讀、默讀、生字詞掌握及民間故事特點的初步感受;寫好漢字目標強調生字詞的工整書寫及楷書臨摹;讀寫實踐目標注重快速默讀、把握故事內容、創造性復述及縮寫故事等能力。備課組結合《陽光學業評價》的單元導學、寫好漢字、讀寫實踐等板塊內容,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并對本單元課時進行細致劃分。例如,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總體把握單元內容,對照單元導學進行預習;后續課時圍繞讀寫實踐中的具體任務展開教學。
(二)差異教學,滿足需求
為落實差異化教學,教師需明晰《陽光學業評價》的編寫意圖,聚焦教學目標和語文要素,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在“民間故事”單元備課中,教師預設了不同難度層次的任務,如基礎類的生字詞掌握、提升類的故事復述、拓展類的創造性復述和縮寫故事等,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獵人海力布》為例,在備課階段,教師設計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復述任務: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夠準確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要求他們在復述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對于優秀的學生,要求他們進行創造性復述,嘗試以不同角色的口吻講述故事。
二、上課階段,探索實踐促成長
(一)單元導讀,激發興趣
在單元導讀課中,教師以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導入,如《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激發學生興趣。接著,發布“民間故事傳承人”的任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路徑和目標。通過解讀單元導讀頁,學生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和要求,為后續學習做好準備。接著,教師在單元導讀課中借助《陽光學業評價》的“單元導學”板塊,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并引導互助釋疑。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生字詞,還學會了如何合作與互助。
(二)讀寫實踐,深化理解
在讀寫實踐課中,教師圍繞《陽光學業評價》中的具體任務展開教學。以《獵人海力布》為例,教師提出“創造性復述故事”的子任務,引導學生先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主要內容,然后在“勸鄉親搬家”部分,用導圖梳理海力布及村民的反應,并進行簡潔概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實施。通過“講—評—再講”,學生不斷嘗試、改進,逐漸掌握創造性復述的方法。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變換身份講故事,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境模擬,語言實踐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在上課階段應注重情境模擬和語言實踐的實施。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民間故事表演秀”,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進行表演。通過表演,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結合《陽光學業評價》中的“表達與交流”板塊,引導學生對表演進行評價和交流。通過評價和交流,學生學會了如何欣賞他人的表演、如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審美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鞏固提升,多元練習助發展
(一)課堂練習,即時反饋
在《牛郎織女(二)》的教學后,教師結合《陽光學業評價》中富有創意的課堂練習題目,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即時反饋和理解深化。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考《陽光學業評價》的想象框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對相關故事情節進行創造性復述。學生在復述過程中,不僅回顧了故事的主要情節,還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創意,使得復述內容更加生動有趣。
(二)口頭練習,提升表達
除了課堂練習外,教師還應注重口頭練習的實施。在“民間故事”單元課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口頭復述故事、縮寫故事等練習活動。通過口頭練習,學生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還提升了思維敏捷性和邏輯思維能力。在口頭練習中,教師要注重評價和指導的結合,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欲望,同時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具體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不斷改進和提高。
(三)學習小結,梳理歸納
在課后復習鞏固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陽光學業評價》中的“學習小結”板塊進行小組討論和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學生圍繞復述故事的方法、縮寫故事的方法等主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并填寫在學習小結的相應框架內。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學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學會了如何梳理歸納所學知識。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單元達標,綜合評價
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教師在課后復習鞏固階段,利用《陽光學業評價》中的單元達標練習進行練習和綜合評價。通過練習和測試,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和發展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
新課標理念下《陽光學業評價》的實踐應用,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備課階段的明確教學目標、集體備課與課時劃分及差異化教學準備;上課階段的單元導讀課、讀寫實踐課及過程性評價的實施;課后復習鞏固階段的課堂練習、口頭練習、學習小結及單元達標練習等優化策略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實踐更多有效的優化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更多力量。同時,我們也將持續關注新課標理念和《陽光學業評價》的最新發展動態,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李華.差異化教學與過程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3(05).
[2]王芳.大單元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