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與檢驗醫學
- 繼發性骨質疏松的實驗室檢查
- 實驗與檢驗醫學開設稿件處理“綠色通道”
- 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在β-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病人中的變化研究
- 糖化血清白蛋白試劑盒的抗干擾性能評價
- 結核分枝桿菌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學評價及耐藥情況分析
- 探討外周血hnRNP A2/B1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意義
- Graves病治療前后CD3-CD56+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 石膏樣小孢子菌致兒童膿癬20例鑒定與臨床分析
- 同型半胱氨酸對腺苷脫氨酶試劑交叉污染的分析
- ANA、SSA、SSB、RO-52在干燥綜合征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 江西省檢測HIV-1新近感染的BED捕獲酶免疫實驗的室內穩定性評價
- 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肺血栓栓塞臨床診斷中的應用
- 建立實驗性家兔高鎂血癥模型的研究
- 過敏性疾病患者特異性抗體IgE和IgG檢測分析
- 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和低色素紅細胞百分比的臨床意義
- 卒中相關性肺炎患者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的耐藥性分析
- 2012年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 細菌性陰道病的診療進展
- 如何加強檢驗科的生物安全管理
- C反應蛋白檢測在急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 AFP-L3對肝癌鑒別診斷的臨床價值
- 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尿白蛋白/肌酐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價值
- 對輸血和手術前患者進行血源性傳染病四項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
- 糖尿病三項檢測的臨床應用
- 獻血者血型不規則抗體篩查必要性的探討
- 柳州地區健康人群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參考范圍調查
- 宜春市供血漿者情況調查與分析
- 256例孕前婦女三大常見病原體檢測分析
- 患者血型初檢錯誤原因分析及對策
- 3761例血清胱抑素C檢測對診斷腎損傷臨床意義的探討
- 凝血四項和D-二聚體在妊娠期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 肝癌患者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檢測及臨床意義
- 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處理
- 精神病伴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標分析
- 395株鮑曼不動桿菌在臨床分布及藥敏分析
- 創傷性大失血患者輸注不同比例血漿與濃縮紅細胞后的凝血功能檢測評價
- 使用熒光定量PCR檢測孕婦Uu和Ct感染情況分析
-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針攜帶污染對脂肪酶測定的影響
- 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黏膜活檢的幾種染色方法比較
- 科學合理開展互助獻血
- 日本光電MEK6318k血液分析儀常見故障處理及使用體會
- 換血治療G-6-PD缺乏致新生兒膽紅素腦病1例報告
- 血正五聚蛋白3、尿α1微球蛋白與免疫球蛋白G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價值
- 肺結核患者治療前后血清TNF-α和血清PⅢP、HA含量的變化
-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ANLL-M0)1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