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麗芳
【摘要】實施職高數學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程度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后進生在內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是數學教學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充分喚起學生的主動參與,促進每一名學生的持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職高數學;分層教學;思考與實踐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數學知識鏈條中,不掌握前面知識,就難以接受后面知識.因此,“分層教學”正是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學生數學基礎差異大的問題,改變統一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為培養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那么,如何在職高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呢?筆者認為:
一、對象分層
高一采用在同一專業按數學、英語的層次編班.高二、高三采用語、數、英三科按層次編班,專業實行走課制.在同一個班里,任課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 6∶ 2的比例分為C,B,A三個層次,進行分層課堂教學,達到分層教學目標.
為此,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首先,要向學生宣布上述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一師生認識;其次,教師應指導每名學生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完全由學生自己自愿選擇適應自己的層次;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作個別調整.
二、備課分層
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A,B,C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分層教學目標,篩選不同的訓練內容,分層次設問,確定精選內容,設置分層練習、分層指導時間和分層作業.
在現有的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形式下,怎樣在統一教學的前提下,輔以個別教學,使盡可能多的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依據新課程,反復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智商、情商,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相應的分層教學目標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在教學之前提出每個層次的目標.目標的制定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夠刺激學生的成功欲望.這樣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目標明確.
三、施教分層
職高數學課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的運算技能;二是作為重要的文化基礎課,滿足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等后續課程的教學要求;三是使數學成為繼續升學深造的一門必考課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確定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分層教學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
課堂講授的內容,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制定不同的重點、難點,準備不同層次的例題.講課時,應先照顧C層學生,如要求掌握公式并能直接套用公式解決問題.再講授難度較大和變形應用的問題,讓A,B層學生進一步提高.例如,對“余弦函數”的教學,A層學生的預習任務是掌握余弦函數的定義、圖像及性質,并能應用性質解決較復雜的問題;B層學生的任務是掌握余弦函數的圖像及性質,并能利用圖像分析性質;C層學生則要求繪制余弦函數的圖像,記住余弦函數的性質.又如,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內容一節的提問,C層學生回答兩個最基本的關系式,B層學生要求回答包括倒數關系在內的五個基本關系式,A層學生則要求回答包括平方關系在內的八個基本關系式.
四、作業分層
分層教學對課堂練習的要求是,既要讓全體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利用基本方法解決問題,又要使A,B層學生通過積極思考,會解決一定難度的問題.具體為:C層學生要求掌握直接套用公式的有關習題,B層學生要求掌握一定難度的習題,A層學生則要求除掌握課本知識外,能涉及一些課外的相關知識.
課后作業的選擇應做到難易有度.為了區別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作業題分兩部分,一部分為必做題,即A,B,C層次學生都必須完成;另一部分為選做題,要求學生盡量完成,主要為A層學生設計.
五、評價分層
在數學的分層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唯分數,應積極推進對學生的多元評價.因而在數學分層教學中應以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教師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了解每名學生的優點、潛能、不足以及發展的需要.注意做好學生入學成績與學習過程的資料,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自我評價,學習得比較好的單元的記錄,讓教師、學生都參與評價,以確定學生是否有進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營造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教學氛圍.
多元評價兼顧了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思想,真正關切到了學習的主體——學生,實現了人文關懷.同時,也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由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狀況,更加關注學生,老師有目的地教,學生有目的地學,使教和學更和諧、更有效.對于考試,應做到多元化,為了適應分層教學的需要,考試的內容既要全面具體,又要有一定的廣度、深度、難度,試題既要有適合A,B,C各層次學生的基礎題,還要有適合A,B層學生的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同時為A層學生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試題,也可設附加題.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嘗試,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
總之,分層教學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照顧了不同類型的個性差異,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增強了教學工作的針對性,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