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剛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其基本理念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面向生活,注重實踐。它包括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因此,該課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點。那么,要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和特點能夠得以順利地實現,在教學中就應該緊緊地把握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關鍵性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要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和特點能夠得以順利地實現,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緊緊地把握以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領域內容的整合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了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領域。教師的功能就是根據學生活動的主題需要,選擇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各領域得到有效整合。那么,要實現這個目標,其基本做法是什么呢?
1.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讓學生動起來
2.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各領域內容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3.注重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方式的多樣化
盡可能地采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方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制作、測量、服務、表演、宣傳、演示、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指導教師問題
1.教師的角色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師和其他教師,如語文、數學等教師不一樣,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和成果起到引導和評價的作用。因此,要求我們教師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給予的是更多的評價和指導,不要過多地干預,要拓展學生的創造性空間。
2.指導教師能力的基本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對指導教師提出了一系列的資歷和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規劃與設計的技能。
(2)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
(3)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
(4)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學生安全保障問題
1.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
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合理的規劃。
提高校外活動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動時間。
學生的校外活動應該在指導教師參與的情況下展開。
3.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參與
盡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協同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總之,經過多年的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實踐,發現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轉變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采用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動起來,然后在學生實踐過程中給予點撥和指導,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盡可能的運用,這樣,學生的能力就會得到廣泛而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東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