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希日 李芳
摘 要:課堂教學活動,應該體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只有使學習真正體現(xiàn)出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體現(xiàn)不斷成長、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才能煥發(fā)出課堂教學的活力。
關鍵詞:探索;模式;實施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思維方式不同,學生的課堂教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活動,應該體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煥發(fā)出課堂教學的
活力。
一、“359新課堂”模式
三理念:先學后教,問題導學,訓練跟進。
五讓原則: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九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二次備課,明確目標,問題引領,自主合作,展示暴露,引導點撥,反芻總結,限時訓練。
“實施‘359課堂”是我校在新課改中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出來的,它旨在改變課堂教學的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教學實施
1.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
效益在每一個課時,希望在每一個學生,成功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積極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在環(huán)節(jié)上狠抓教師的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由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承認學生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千方百計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不同需要,讓全體學生都能進步。
2.實施策略
教師由傳授者變?yōu)橹笇д摺⒁I者、評價者,學生由接受者變?yōu)閰⑴c者、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造者。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自主學習、課上盡情展示。通過“自主探究導學案”,以課上“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課上“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的方式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課堂呈現(xiàn)
教學是先進教育理念的生成物,在我校已經(jīng)初見成效。觀摩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呈現(xiàn),有以下幾點:1.師生課前完成大量準備工作。2.課堂真正屬于學生。3.學生表達能力得到超乎尋常的提高。
四、心得體會
我校的“359新課堂模式”實施后,根據(jù)自己幾年的教學工作談以下幾點體會:
其一、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表現(xiàn)的空間。其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練習的空間。其三、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其四、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提問的空間。
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這些空間呢?我認為:
1.情境是“想問”的土壤
問題是從“問題情境”產生的,沒有問題情境,學生就不可能帶著問題來學習,他們也就沒有了探索和思考的空間,更不可能有問題。因此,要讓學生質疑,就應該使質疑成為學生自身需要,一個挑戰(zhàn)的問題情境,滋生出了學生自己的問題。正是因為是自己的問題,學生的探究、發(fā)現(xiàn)才那么主動,才那么“不顧一切地表現(xiàn)自己”,這時的課堂已成為學生發(fā)展的陣地。
2.互動是“敢問”的樂園
首先要求教師與學生必須是平等的朋友,這樣的課堂師生交流較多的是商量與切磋,補充與討論,賞識與肯定,傾聽與溝通,尊重與信任,平等與合作,師生關系由此才能構筑成一個自由對話的平臺,這個“平臺”就是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的樂園;其次是生生互動,讓思維在共振中引發(fā)。
3.誘導是“疑問”的源泉
知識是在思考中增長的,在疑問中創(chuàng)造和更新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置“破綻”,巧妙誘導,使學生有疑可質,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最佳切入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簡便方法的使用。
4.尊重是“愛問‘的天空
動人的旋律需用不同的音符去填寫,多彩的社會需要有豐富的個性來構建。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提問水平參差不齊,常常有超越“常規(guī)”的現(xiàn)象,違背“邏輯”的“悖論”,而很多時候,又往往是“錯”中有“對”,“對”中有“錯”的摻雜。因此,尊重學生獨特的感覺、體驗和理解,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提問是課堂教學追求的境界。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學習”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鏡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使我們的課堂越發(fā)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難道這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課堂魅力嗎?當我們根據(jù)一節(jié)課的內容,對課堂教學的知識、課堂教學的語言、理性的思維、科學的精神、課堂教學的活動、課堂教學的技術、課堂教學的價值以及課堂教學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予以取舍組合,上出一節(jié)簡單、快樂、健康、利于發(fā)展的課時,便構建了有效的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