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摘 要:小學音樂是一門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的學科,也是目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制訂出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中來,它目前也已成為廣大音樂教師熱切關注和熱烈討論的重要話題。主要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激趣教學向大家進行詳細的說明與闡述,旨在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激趣教學;課堂導入;游戲教學;生活體驗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而且,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年齡尚小的小學生,他們身心發展不成熟,注意力也不易集中,這更需要我們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來。下面,我就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我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激趣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初始階段,它對學生以后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一階段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而精彩的課堂導入則是引發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導火線。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不管你花費多大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得當,不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將落空。”所以,在音樂教學時,我們必須根據音樂教材內容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欲望。
比如,在學習第三冊第三課《童話故事》中“小紅帽”這首歌曲時,我沒有一上來就讓學生學唱這首歌曲,而是對學生說:“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了一本童話故事書,這里面講了好多好多有趣的童話故事,有《拇指姑娘》《白雪公主》……還有一篇《小紅帽》的故事,它主要講述的是小紅帽在給外婆送點心的路上發生的故事,你們想和老師一起看看怎么回事嗎?”學生齊聲回答:“想!”學生儼然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充滿了興趣,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在學唱這首歌時,學生完全沉浸在了小紅帽的音樂故事中,這就為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提供了條件。
二、利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要開設唱游內容。唱游內容具體包括歌表演、音樂游戲和集體舞等。”而且,面對年級較小、以游戲為樂的小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引入音樂游戲,既符合小學生天生愛玩愛動的特征,又實現了愉快教學,從而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音樂教材內容中去。
比如,在學習第五冊第六課中的歌曲《捉迷藏》時,我們可以對學生說:“在上課之前,大家一起猜個謎語吧,這個謎語的謎底這節課要與我們一起玩躲貓貓哦,它們究竟是誰呢?下面就讓我們猜一猜,‘××藏在花叢中,××藏在草帽下,××躲入谷堆堆,××縮進棉被被。”學生的表現顯得異常活躍,都舉起了自己的小手,口里還喊著“我我我,老師我知道!”等學生回答正確以后,再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活動。這樣,通過玩游戲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三、利用生活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俗話說:“音樂源于自然。”音樂教學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因此,我們不應該把音樂學習只局限于室內學習,而應該根據音樂教材內容,讓學生回歸自然,擁抱自然,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貼近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中音樂的存在,進而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我認為,這不失為激發學生情趣的一條有效途徑,更重要的是,它能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對音樂的認識,使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和生活的美好。
比如,在學習第四冊第一課《春天來了》時,當時正值春天時節,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春天的氣息,我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春游,那潺潺的流水聲、樹葉沙沙作響聲、鳥兒歡快歌唱聲,無不體現出春天的萬物復蘇和生機勃勃,這樣,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生在正式學習這一單元時,也就能做到入情入境了。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是一項艱巨而又持久的工作,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必須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作為教學依據,創設出真正適合學生,并能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使他們對音樂產生濃厚和持久的學習興趣,以實現我國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以上僅是我個人對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激趣教學的幾點看法,在這里拿出來與各位同仁們分享,權當拋磚引玉。我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能使更多的學生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杜磊.小學音樂教學的50個經典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 寧波市實驗學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