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銀章
摘 要:“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共同構筑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整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突出問題,以及對策與建議作了簡單的見解。
關鍵詞:山區;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家庭教育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思想政治這一門功課是初中必學的科目之一,有關部門也一再強調,教育要以德育為先。但由于它是非統考科目而往往讓人忽略了。在初中從事教育多年,我直接面對的大多都是山區農村的孩子,多年的經驗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留守學生不但需要物質上的幫助,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幫助,思想引導對他們的重要性。讓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留守兒童的基本概況
改革開放了幾十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經濟結構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社會市場經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城市空間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就為農村閑置的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在這支流動著的人才大軍中,有相當多的是來自山區農村的勞動力,有的是一家一兩個人,而有的幾乎是家里的大人全都加入到了這支“淘金夢”的隊伍之中。留在家里的是老人和小孩,甚至有的只和比自己大幾歲的哥哥、姐姐相依為命,這便產生了山區農村留守兒童這特殊的社會群體。
二、留守兒童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以其啟蒙性、長期性、個體性、靈活性、感染性和權威性等特點彌補著學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施加影響,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養以及理想抱負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產生了許多煩惱與沖突。這時,他們需要暢通的傾訴渠道,更需要正確的引導。但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樣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癥,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進行矯正教育則比其形成過程更艱難。
2.親情缺失
情感缺乏是留守兒童成長中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3.監護缺失
由于父母疏于照顧,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因年老體弱等多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對兒童的監護權,特別是老人防范防護能力弱、安全保護意識不強,導致留守兒童生活中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
三、對策與建議
留守兒童教育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而且將是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采取切實的措施加以解決。
1.從心理著手,矯正他們扭曲的心
(1)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對本班的留守兒童有充分的了解,為他們建立心理健康卡,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作詳細記錄,對他們不正常的行為表現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并進行有關心理輔導。
(2)留守兒童因父母的遠離,使得他們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溝通,缺少父母的賞識,缺少來自父母的壓力,自律能力相對差,內心孤獨。對于留守兒童和父母之間的這種情感空白,教師應更多地從情感入手加以彌補。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到學生當中,到學生的家庭里去,經常和這些學生進行情感和語言上的交流,以填補他們缺少父母呵護的空白。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經常以書信、電話的方式來加強同父母的情感交流,使情感得以抒發。
(3)愛是教育的基石。教師要經常利用休息的時間去家訪,了解、關心他們的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同時和他們的監護人互相溝通,使其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情感、語言上的交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建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2.政府部門要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
山區、半山區鎮政府在抓好勞務輸出工作的同時,應對農民的切身利益問題予以密切關注,把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加強未成年人義務教育與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制訂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標本兼治,妥善解決。一是大力發展經紀人經濟,培育壯大經紀人隊伍,依托經紀人發展來料加工業務,使農民不出家門也能實現就業,降低父母雙方轉移輸出的比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二是不斷加大農村小學基礎建設投資的力度,建立寄宿制學校,吸收留守兒童住校。鄉鎮政府要發揮愛心超市作用,把留守兒童列入幫扶對象,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鼓勵他們自立自強、努力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3.增加城市教育設施
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到城市教育設施中來,政府和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降低農民工子女入學收費標準,使其能在父母打工地學習和生活。
4.加強指導,構建家庭教育新局面
一是利用假期、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引導家長外出時改變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加強對孩子品德的教育與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面對現實的信心和勇氣,以更積極、更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二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不定期培訓臨時監護人,幫助臨時監護人真正樹立起教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切實負起監護義務,注重道德教育,更多地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作者單位 四川省雷波縣雷波民族中學)
?誗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