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倩
摘 要:隨著美術被列入教育方針,美術課程正式進入了普通高中課程體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摒棄以往簡單的知識傳授模式,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美術教材的價值,以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中美術;新課程;鑒賞;自主;多媒體
高中美術考試大綱提出:“美術術科統考要求測試考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和技法的運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時期的美術教學不再是單單指基礎繪畫技能的掌握,也不再是簡單的臨摹和素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素質水平,進而,使學生的美術素養、涵養美感、生活情趣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和提高。最終,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高二美術教學基本上已經開始接受專業的訓練,這也正是學生能力水平得以培養和提高的重要階段,所以,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美術課堂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能夠促使學生獲得健全的發展。
一、借助美術鑒賞,陶冶審美情操
鑒賞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尊重、理解世界多元化的基礎。然而,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鑒賞在美術教學中的價值,導致大部分學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鑒賞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審美情趣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學《石膏像臨摹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也為了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欣賞了“大衛”“維納斯”“米開朗琪羅”“馬賽”等等。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欣賞“大衛”線條的細致,去感受大衛心形的眼球,進而,去感受大衛既憤怒又溫柔的兩面性,這也為學生更好地臨摹出具有神韻的作品打下了基礎。在欣賞“維納斯”時,引導學生去感受其身上具有的殘缺美,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等等。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要讓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作品中所包含的美,最終,大大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
二、實施自主學習,激發創新精神
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體驗、表現、創造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合作交流。”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新課程基本理念的滲透中,老師要搭建學生自主展示的平臺,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揮。
例如,在教學《靜物寫生練習》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也為了保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讓學生在教室里尋找繪畫素材,而是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去生活中尋找素材,尋找最原始的景物形態,這樣既有助于準確地表現出對象的光線、色調、空間、體積以及質感、量感等特點,使畫面成為藝術的整體,又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而且,每個學生的作品都能從不同角度展現出學生的個性,從而促使學生愿意用繪畫來展示自我,愿意用繪畫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借多媒體技術,拓展發展空間
在網絡技術普遍發展的今天,美術課若是單一的依靠教材中的知識是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需求的,所以,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輕松地找到學習的樂趣。例如:還以《石膏像臨摹練習》為例,如果僅是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一些石膏像或者是學校美術室里的石膏像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多的石膏像,讓學生在對比欣賞中感受美,當然,學生的學習空間也會得到拓展。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的美術教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均衡的發展。
參考文獻:
檀連居.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美術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8).
(作者單位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誗編輯 高永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