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友吉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優化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的具體方式方法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懸念;生活經驗
課堂導入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環節,其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堂課的實際教學效果。課堂導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不可忽視。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課堂導入,進而切實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呢?我個人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利用懸念,實現趣味導入
教育實踐表明,教師若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探究積極性,巧妙將教學內容寓于懸念之中,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知識、新內容的學習活動之中。因此,我們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利用懸念,實現課堂的趣味導入,相信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學“溶液的酸堿性”這節內容時,我向學生做了以下演示實驗:將一種略顯透明的液體滴在一張白色的紙上,結果,白紙竟然一下子變紅了。學生對此都表示很不可思議。如此,就借助這一實驗,巧妙地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較強的懸念氛圍,促使他們在濃厚興趣與探究欲望的引導下快速融入新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活動之中,在順利實現課堂導入的同時,為接下來具體知識點的詳細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學生生活經驗,導入新課
初中化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同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若是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充分借助學生比較熟悉、比較感興趣的生活素材,相信既可最大限度上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將課堂導入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還可使學生深刻感悟到化學知識同自身現實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如此一舉兩得,必有利于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如:教學“燃燒和滅火”時,我就引導學生認真回憶與思考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來滅火的方法,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導入新課;再如,學習“一氧化碳的性質”時,我就以“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這一社會現實作為導入點……這些實例都是學生日常社會生活中耳聞甚至親身經歷的真實存在,因此,它們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如此,就為實現新課的順利導入,促使學生巧妙地投入到具體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提供了充足的準備。
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并不僅僅局限于我上述所提到的兩種形式上,只要我們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相信必定能創設出切實符合學生主觀實際的課堂導入,進而為初中化學高質量、高效率課堂的更好落實與構建做足充分的準備。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