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超
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工具和基礎。語文教師要研究教材, 研究學生,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情境;直觀快樂
漢語拼音安排在小學語文初始階段教學,是幫助兒童識字、正音、學習語文的有效工具,也是語文學科閱讀與寫話的基礎工具。在發展兒童語言、開發兒童早期智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漢語拼音是一種表音符號,缺乏感性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容易使學習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怎樣提高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質量,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情景中學好漢語拼音呢?以下三點是筆者在教學實踐的總結。
一、利用教材“兩境”,搭建學習橋梁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改過去以識字為中心為以發展語言為核心,促進兒童語言能力培養。一般在編排漢語拼音時,都會給拼音字母配上相應的“語境歌”和“情境圖”,以具體直觀的生動形象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掌握聲母、韻母的讀音。以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為例,“b、p、m、f”的情境圖是:“大家爬山坡(po)去看大佛(fo)。這時一個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訴他:你聽,大喇叭正廣播(bo),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mo),大家要愛護。”教材設計的情境將“bo、po、mo、fo”的呼讀音巧妙地組織起來。富有生活氣息。而與之相配的“語境歌”則是:“爸爸帶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廣播(b),愛護大佛不要摸(m)。”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然后再朗讀語境歌,自然地導出本課所學的聲母與韻母。這種將拼音字母的教學,巧妙地寓于語境與情境中,再借助一些生動形象的卡通畫面和配上樂曲的兒歌,讓學生在肢體操練中,既減輕了單純學習拼音符號帶來的單調乏味,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上述一連串的設計活動,學生讀準了字音,記住了字母,開闊了視野。學生在游戲玩耍之中,掌握了拼音知識,奠定了學習基礎,同時還受到審美教育。
二、創設學習情境,降低學習難度
拼音的許多字母的讀音和形狀極易混淆起來,如何讓學生分辨清楚,這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創設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的、適合學生已有經驗的教學情境,幫助入學不久的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自主學習。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例如,在教學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制作動物頭飾、唱兒歌、組織學生參與表演活動:“j、q、x,好朋友,三人一塊去郊游。路上碰見了小ü,小ü小ü有禮貌,脫下帽子問聲好。”讓學生在形象、直觀而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表演中,認識字母,熟悉拼寫規則,掌握教學內容。
此外,還可以借鑒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形式,設計“字母形體操”“字母卡通畫設計”“字母微型表演”等學習活動。“漢語拼音形體操”是語文、體育、音樂等學科的綜合性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既可以滿足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又能調節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拼音字母知識。達到讓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輕松、快樂、富有情趣地學習。
三、設計游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自控能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讓這些學生整整40分鐘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動也不動地反復、機械地認讀字母,時間一長,他們肯定會感到百無聊賴,極易發生開小差,做小動作的情況。語文課標明確提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游戲活動是兒童最自由、最放松、最愉快的活動,對低年級學生最具吸引力,最有競爭性。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兒童的思維是從活動開始的,在活動中,孩子的大腦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狀態。這種狀態有利于學習。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依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實際,更多地組織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戲活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將認知活動與師生情感融為一體,輕松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在教聲母和韻母時,可以設計一個“摘桃子”的游戲。把字母一個個粘在桃樹的掛圖上,教師念一個字母,學生就根據聽到的字母音,摘下桃樹上掛著的 “桃子”。 讀一個,摘一個,看看誰摘得多,摘得多的獎勵一面小紅旗。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的進度,結合季節的變化與節慶日,經常改變游戲的內容與形式,讓學生始終能夠保持對游戲的新鮮、好奇感,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內在動力,有效地投入漢語拼音的學習。
四、引導創新學法,開展愉快教學
英國數學家迪卡爾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近年來,隨著小學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各地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漢語拼音教學法,取得了富有價值的成效。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不僅要研究改進教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幫助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更要引導學生改進學法進行創新性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使之受用終生。例如,在教學拼音c時,除了教師教給學生常規的記憶方法外,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誰能再想個更好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母?”一個學生彎下腰說:“大家看我現在像不像c”還有的學生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擺成c狀,說:“我這才像呢!”其他學生情趣被激發出來了,紛紛舉手要求發言。有的說:“老師,c像一個月牙。”有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想出了各種方法。學生的創新意識由此啟蒙,創造之門由此開啟。
總之,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創新學習方法。只要在教學實踐中善于鉆研,勇于實踐,合理運用有效的教法與學法,就一定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景中學好漢語拼音,使拼音教學成為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樂園。為后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昆山市司徒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