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實行因材施教,近年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在各高校逐漸實行開來。而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我們平時最注重地也是各類考試中占分數(shù)比例較大的則是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大學英語實行分級教學之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在讀寫方面的能力成為了擺在大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首要任務。但是面對英語基礎不同、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師應如何進行讀寫能力的訓練呢?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從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新形勢出發(fā)提出多模態(tài)與多元文化教學的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多元文化 分級教學 讀寫能力
一、引言
為了緊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大學英語課程自從設置以來就不斷進行改革,幾十年來隨著社會與受眾群體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幾次重大的變革。而隨著日趨頻繁的國際化交流對大學生的文化綜合素質要求不單純停留在英語語言知識方面而是對于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國內(nèi)很多高校實行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模式。而對于大學英語課程來說,閱讀與寫作能力無疑成為重中之重。無論是四、六級考試還是考研英語對于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受考試反作用的影響閱讀與寫作成為了日常教學的重點。然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后,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該如何調(diào)整教學方法與教學內(nèi)容呢?針對該問題我們提出了多模態(tài)與多元文化的教學模式。
二、多模態(tài)與多元文化讀寫能力
(一)多模態(tài)
所謂多模態(tài)是指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xiàn)象。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模式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社會符號學理論。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主要基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由5個層面的系統(tǒng)組成。分別是:(1)文化層面;(2)語境層面;(3)意義層面;(4)形式層面;(5)媒體層面。
(二)多元文化讀寫能力
多元文化讀寫能力是指包含了認知技能與社會實踐能力于一體的讀寫能力。它強調(diào)了讀寫能力的社會互動與社會實踐。從而揭示了讀寫能力本質,即: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存在的閱讀與寫作。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應積極提倡多元文化教學,即:注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讀寫能力培養(yǎng)
1.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主要用來衡量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理解力,而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并沒有專門的閱讀課程來系統(tǒng)地指導學生在閱讀方法以及閱讀技巧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閱讀只停留在精讀課本加一本配套的快速閱讀材料。而教師往往由于課時的限制未能及時進行閱讀課程的指導與教學,而僅以作業(yè)的形式留于學生課下自行完成。但往往由于學生的惰性使得手頭的閱讀材料被束之高閣。從而導致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必要的閱讀技能。而實行了分級教學后教師有必要對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重新調(diào)整。首先,無論是快班還是慢班在閱讀時間上都應充分保障。其次,采用多元文化理論指導快班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閱讀教學只涉及個人認識行為而采用當前較流行的多模態(tài)與多元文化的方式為閱讀教學開辟了又一條新路。即: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模態(tài)獲取信息的能力。如:以閱讀材料為依托找出話題并采用任務教學法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媒體等手段進行一定的閱讀并輔助較完善的檢查與評分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通過話題性任務型教學使得學生對于閱讀中經(jīng)常涉及的幾個方面的話題如: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內(nèi)容熟知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在閱讀與理解力水平方面的提高。該方法對于快班來說比較適用,快班學生英語基礎好接受能力強,采用該方法能使快班學生獲得更多信息從而提高閱讀與相關能力。而就慢班而言,則應注重閱讀基礎訓練與閱讀技巧輔導。
2.寫作能力培養(yǎng)。寫作作為考查學生對于語言應用表達能力的一種方式已被公認為衡量寫作人語言應用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與閱讀相比寫作對于學生的要求更高。分級教學后對于快班學生應采用多模態(tài)與多元文化結合的寫作教學。即: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模態(tài)獲取信息。如從報紙、網(wǎng)絡、媒體等方面獲取各種信息且有一定的文化解讀及批評性閱讀的能力。對亞文化差別及語言差別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能借助多種手段獲取所需資料進行信息輸入并舉一反三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寫作與評論,從而達到整體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而對于慢班學生來說,注重句型與結構的訓練與積累顯得尤為重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分級教學模式下采取不同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未來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將面臨新的考驗。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抓住能力培養(yǎng)這條主線以不變應萬變就一定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能力方面獲得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孫麗明.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多元讀寫能力[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4).
[2]雷術海.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實施策略[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3).
[3]楊軍;李小英.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理論再探[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7(2).
作者簡介:
張敬雙(1979— ),女,漢族,天津市人,天津城建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法研究。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