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梅
摘 要: 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習數學最好的催化劑,它可以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主動、積極,并且集中精力學習和探索。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比較關鍵的時期,也是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重要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能夠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就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探析,希望能對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幫助。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培養策略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教師把學生引進門的關鍵環節,是教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家只有感興趣,才會有不斷鉆研的熱情和恒心,才會有所發現。同樣,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會有不斷攻克難題的耐心,才會有積極探索的欲望,才會一步步更深入地研究,才能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鉆研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關鍵。要用新穎的教學模式,開發有意義的教學形式,更要不斷創新,使學生能夠保持數學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無限潛能,使學生能夠真正學有所獲。
一、介紹知識背景,真理的形成過程
許多老師認為介紹知識背景是語文教學中適合的方式,其實不然,在數學學習中同樣需要對知識的背景進行介紹,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學生深刻記憶。例如:可以介紹人們最早是如何使用數學的;勾股定理是如何證明的。還可以介紹一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對數學產生鉆研的興趣。學生比較容易對名人產生崇拜和追求心理,希望自己也一樣偉大優秀,往往會在了解一些名人名事后,保持一段時間的追求熱情。
二、關愛學生,培養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的人,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努力學習這一學科,相反,如果學生討厭一個老師,上課就不容易專心聽課,導致對這一科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成績。比如教師可以適當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做一些小數學游戲,對學生有耐心,解題方式可以多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
三、改變教學方法,合理規劃課堂教學結構
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是教師課堂教學成功的開始。
(一)鼓勵學生多發言,給學生表現的機會。
學生發言時課堂講解時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很多教師因為時間關系,對這一環節的互動比較少。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講解實數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兩個無理數的和一定還是無理數嗎?老師給了幾分鐘時間思考,有的同學已經先回答了。一般的回答都是類似于3和-3,π和-π,(1+■)+(1-■)等這類互為相反數的例子。老師結束提問正要進行解答時,又有同學舉手。老師由于時間的問題,考慮是否讓這位同學回答,但是出于對學生的鼓勵考慮決定讓此同學回答。這位同學的答案是:A=4.23232323…B=5.41414141…,A、B都是無理數,A+B=9.64646464…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這位同學成功地以一個特別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兩個無理數的和不一定還是無理數,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這是學生自己思考的結果,教師讓學生積極發言,提高學生思考的主動性,發展學生的能力,有效增強了學習效果。
(二)注重講課方式,吸引學生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學生學習沒有主動性,學生對教師滿堂灌的講課方式沒有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講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計算下列各題,你可以得出什么規律?(x+7)(x-7)=?搖?搖 ?搖?搖(x+5y)(x-5y)=?搖 ?搖?搖?搖(7a+2b)(7a-2b)=?搖?搖 ?搖?搖.學生得出平方差公式:(a+b)(a-b)=a■-b■;教師不能就這樣把這個公式這樣一給學生就可以了,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證明一下,鼓勵學生如何證明能夠得出平方差公式。主要引導他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幾何面積證明,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提示,當學生有想法時,鼓勵學生,讓學生試著證明。學生都很希望自己能夠證明問題的答案,這會讓他們有自豪感。
四、讓學生做課堂小講師
學生的能力是要鍛煉的,初中生還是處于愛表現的時期,適當地給他們發揮的機會,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適當地給學生創造競爭氛圍,學生一旦產生這種心理,就會更積極地鉆研解題方法,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例如:教師在將幾何圖形的證明時,矩形ABCD中,AC與BD交于O點,BE⊥AC于E,CF⊥BD于F,求證:BE=CF.(舉個例子,圖形略。)教師可以問,誰能主動替老師講解這道例題。如果學生剛開始沒有勇氣,老師要多鼓勵學生,有了幾次后,學生就會主動地講,在自己能做明白的同時還能給同學講明白,會讓學生自己很開心,也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深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是學習什么,興趣都是重要的前提。初中數學教學不止是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使學生能夠有興趣去鉆研、去琢磨。即使再不聰明的學生,只要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有超乎尋常的學習熱情,這種熱情是他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從多方面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愛卿.現代教育心理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4-45.
[2]數學課外讀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34.
[3]李文林.數學史與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9-109.
[4]馮克誠,田曉娜,主編.最新教學模式全書.
[5]高密市第五中學代之周.興趣產生的因素[N].學報,200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