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坤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方式形成的關鍵時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首要的。在本文中,筆者探討了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創新精神;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85-01
人類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這一時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們的教育一樣也要創新,其著力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那么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特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營造創新氛圍
與知覺聯系起來的溫和、愉悅、寬松的情緒,例如興趣、快樂等能夠積極促進認知行為的發生,這是心理學研究的結果。從教學過程我們也可以發現,學生的求知欲、創新意識可以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形成心理相容、合作交往的良好課堂氣氛得到有效地激發。也就是說,在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智力的開發、潛能的發展的過程中,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從而保證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進行。小學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經歷過好奇---求知---探索三個階段。好奇是兒童的天性,世界上許多重大發明和新技術的發現往往從好奇開始。牛頓的萬有引力的發現離不開對蘋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陳景潤的歌德巴赫猜想離不開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樂于深索事物的奧妙,發現其中的奇異。課堂上因此要引導學生勇于提出好奇問題。以《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這一課為例,有一位孩子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課本在講解這一問題時是將除數變成整數,然而,通過將被除數變成整數然后再對除數的小數點進行移動,計算出來的劫奪是一樣的,他將這一問題提出來。在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嚴禁說“課本上是怎么教你就怎么學,怎么這么多問題?!”等類似的話或表示出類似的態度。我們應該首先對這種孩子樂于思考、善于發現的行為和意識進行鼓勵,然后再出一道除數小數位數比被除數小數位數多的問題,例如25.2÷3.15,然后讓同學們采取兩種方法進行計算,從而使學生們從實踐中發現課本上的方法要比這位學生提出的方法簡單。采取這種方法,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學習動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二、激活創新思維
只有當學生的思維具有主動性,才能夠養成學習的習慣,從生活中汲取更多的知識,一方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加深對知識的積累。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創設問題的情境,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結合新知識的側重點,對原有的知識進行組織和編排,鋪設問題,從而為教學活動的實施做好鋪墊性工作。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將學生置身于疑問中,通過深入淺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的步步深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特別是小學生的好奇心往往建立在實際生活中和與其自身相關的活動上,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開展教學,吸引學生,從而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善于挖掘問題的多樣性,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想別人沒想到的方法,找別人沒找到的竅門,讓學生從求異思維中進一步了解事物。創設一定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敢于求異,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才能營造出創造性思維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極大地激發。如學完“三角形的分類”后,教師舉起合著三角形的課本,使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頂角,讓學生判斷是什么三角形。當露出的是直角或鈍角時,學生很容易地判斷是直角或鈍角三角形,而當露出的是銳角時,學生就難于確定。這里教師問:為什么難于確定?學生說出了理由,教師給予肯定。這時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如果這是一個等腰三角形的話,那它是銳角三角形”,理由是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因為任何一個三角形不能有兩個直角或鈍角,因此底角只能是銳角,現在它的頂角是銳角,所以說它是銳角三角形。教師當場表揚了他。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而且鼓勵了學生的大膽猜測,求異,培養了創新能力。
三、開放題訓練創新
沿襲以久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如: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面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數據來刻畫課外活動的情況,是采用調查和收集數據。接著的問題是“可以調查那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進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這些解釋中能作出什么判斷?能想辦法證實或反駁有這些數據得來的結論嗎?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在平時教學中注重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素材、采用的策略以及具體的教法都是促進學生不斷創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刻苦鉆研和領會教材,而且要研究教學策略和方法,在教學中做到積極引導、創設情境、提供機會,突出思維品質的培養,使學生在新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見解、發現新方法,從而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