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貴榮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2—0027—01
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賀綠汀說過:“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關系到整個后代的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決不能可有可無、等閑視之。” 筆者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反思。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1.家長及各級領導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對音樂教育的功能、作用、意義缺乏認識,因此農村絕大多數家長認為音樂課就是學唱歌,讓孩子唱著玩玩而已;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音樂不但沒有什么用處,反而會影響學習文化課。由于家長的不重視,從而導致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倍受冷落與歧視。同時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領導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文化課上,忽視了音樂教育,音樂課幾乎形同虛設。
2.師資力量及教學設備嚴重不足。目前很多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嚴重缺乏,有些農村中小學幾乎沒有專業音樂教師,音樂課主要由中師畢業生兼代。這些音樂教師專業素質較低,理論水平有限,只會演奏簡單的一兩種樂器;還有一些兼代音樂課的教師不具備音樂專業素質,在課堂上只是給學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當地流傳的民歌,至于音樂欣賞和簡單的樂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樂樂理知識講解更是無從談起。同時,由于農村的財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雖然力度在加大,但是在音樂教育方面的投入還是微乎其微。
3.音樂教師的素質及待遇偏低。農村中小學的很多音樂教師有的根本沒有接受過音樂教學方面的培訓。很多教師根本不懂音樂教育學和心理學,音樂理論素養較低,音樂藝術技能較差,缺乏系統的音樂知識;教學方法呆板而且單調,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學方法等都不能適應音樂課程的要求。同時由于音樂課與升學無直接聯系,因此無論音樂教師做得怎樣出色,但在職稱晉升、年度考核以及評優選先進上和文化課教師相比都處于劣勢,這種不公平待遇嚴重打擊了音樂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很多音樂教師無心進行音樂教學,甚至中途改行去教文化課,造成了音樂教師的流失,遏制了農村音樂教學的發展。
二、發展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對策
1.轉變思想觀念,完善評價機制。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要轉變“分數第一”的觀念,要樹立讓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審美教育培養的思想,要改變長期以來影響音樂教學發展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改革考試制度;要鼓勵家長參加一些社會藝術活動或民間藝術節活動,使家長切身體會到音樂的美,使他們明白音樂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作用。
2.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音樂教學的投入,要積極鼓勵和調動社會上各種力量來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進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種渠道籌措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經費機制,解決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改善辦學條件,修建音樂教室,配置音樂教學器材,提高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待遇,使音樂教師安心扎根農村,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保證農村音樂教育得到真正的發展。
3.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應該穩定在職音樂教師隊伍,加強對在職音樂教師的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音樂素質;發展有音樂愛好的其他課程教師,鼓勵他們加入音樂教師的隊伍,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從而壯大農村音樂教師的隊伍,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其次,要鼓勵高等師范的專家、教授和專業教師到農村去講學、兼職,這樣有助于他們了解農村音樂教育、了解農村需要什么樣的音樂教師,然后再結合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培養出合適的音樂人才。再次,還要鼓勵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到農村去,相關部門對這樣的畢業生在生活上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4.利用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根在農村,民間傳統音樂具有淳樸的鄉土氣息,適合農村的特點,容易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當地的音樂課程資源。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請一些本地的民間藝術家到學校進行演出,豐富學生的音樂生活,使學生了解本土的民間音樂,這樣既能豐富學校音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