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仙
摘 要: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習呈現出更大的差異性,這是實現學習水平同步提升的最大障礙,想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教師就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開展差異教學。因材施教才是教學發展的根本,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三個階段闡釋差異教學的巧妙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設置;差異教學
進入高中以后,學生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數學難度陡然增加,高中數學有很多函數內容,還有大量的幾何證明內容,這些和初中的課程顯然不一樣,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的階段,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需要學生和老師有更多的抽象思維,同時,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導致老師不能用同一種方式教學,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巧用差異教學,這是提升高中數學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路徑。
一、學習目標層次化
在課堂教學之前老師都會先預設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我們顯然不能一刀切,不能只關注成績優異的學生,我們的目標是全班學生,所以,要制訂學習目標,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一樣的教學要求。對于優秀的學生,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就可以重點關注知識重難點,讓優秀的學生在課堂上有效提升,對于中等生,我們更多是要求他們在鞏固基礎的同時進行少數的難點突破,在循序漸漸的過程中提升理解能力,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可以準備較基礎的知識點,保證他們實現教學的最低要求,在考試中能夠保證最基本的題型不失分。這是老師在課前應做的準備,下面我們來說說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如何預習?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比如我們在進行“三角函數”的教學時,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只需要對相關公式進行了解,然后把自己的問題寫下來,在課堂上再認真聽講,對于中等生來說,他們需要一定的三角函數題目來輔助預習,通過練習習題,可以基本掌握三角函數的意義,對于優等生來說,他們在中等生的基礎上還應該去思考和總結三角函數的解題方法,力求舉一反三,在此我也建議優等生在預習的時候可以把幾節課的知識點連在一起進行預習,有助于知識上的突破。差異性教學目標的確定,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是老師應該樹立的教育觀,巧妙地運用差異教學,真正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
二、實施梯度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階段,也是差異性教學最明顯的地方,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會在比較重要和復雜的內容當中運用差異教學的方法,這主要體現在問題的設置上,我們為不同的學生準備了不同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檢查他們的預習狀況,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理清知識脈絡。例如在數列教學中,我會通過這樣一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請學生給我舉幾個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例子,當然,這個問題不是面向優等生,我們可以在檢查最基本的預習情況后進入數列的教學,對于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通過第一個問題的解答來了解數列基本規則即可,然后再通過具體的題型練習就可以達到課堂要求,當然數列的難度遠遠大于此,隨即,我們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教學,知識的靈活掌握,對于知識掌握比較熟練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等差等比數列的基礎知識比較牢靠,在解題過程中可以第一時間想出解題思路,這時,我們需要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和交流,增強學生對數列的思考,以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在差異教學的運用之下,學生紛紛表示,感到自己與高中數學課堂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知識薄弱的學生不會感到尷尬,優等生也可以學到更多,這樣分梯度式的教學,顯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課后作業分層練習
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個有效途徑,我們采取分梯度教學,在課后練習中,我們也要有所不同。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要完成對于主體知識的初步認知與思考,還要通過課后練習加以鞏固與深化,讓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學以致用,增加學生的興趣和信心。例如,對于作業設計,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為三個階層,一是基礎作業,適用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可以布置課后的經典習題,主要是對課堂上的公式進行運用,讓學生能夠更加熟悉數學公式的用法。二是以基礎作業為主,夾雜一些提高性習題,這在一些輔助性教學資料中可以找到,主要針對中等生,結合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解答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廣度。三是綜合性練習,一般針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既可以鞏固之前的知識點,又可以拓展學習,這些題目參考的知識點不止是本節內容,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難度較大。老師對于課后作業的批改也不能馬虎,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勞動成果,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檢查和輔導。
綜上所述,巧妙地運用差異性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值得廣大教師研究,將每一個學生看成一個具有個性的學習者,我們承認差異,尊重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
主體。
參考文獻:
[1]肖蓉.學生的差異性與差異教學初探[J].學苑教育,2014(17).
[2]李磊迷.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有效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3]李丹陽.實施差異教學須優先關注教師差異培養[J].遼寧教育,2008(06).
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