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寬陽
摘 要:有效的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高效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分層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想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有效率,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課堂呢?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表現的機會,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最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數學思想的建立,這樣學生的數學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針對這幾點,在實施有效課堂策略的時候,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然后不斷地改善和提高,力求做到最好。
一、增強數學教學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高效、輕松的學習,首先就要先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和學習中,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數學是一門和生活聯系并且需要學生實踐的學科,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學習只為了考試,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小鼠的繁殖和增長和指數函數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應用更好地理解、學習指數函數,而且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數學知識很多都可以應用到生活中,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和生活的聯系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分層次進行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優等生的潛力挖掘和學困生的發展是很多教師容易犯的錯誤,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數學的學習是可以分層次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每一節的知識都劃分為基礎部分和提升部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分層次地進行學習。分層次教學不僅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學習和鞏固,還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讓學生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數學水平。例如,在教學“對數及其運算”時,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只掌握對數之間的基本運算就好了,成績好的學生不僅要掌握運算還要掌握對數的轉換等知識。
總之,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師要注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實施策略的時候教師要和學生多交流,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楊潔.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