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懷玉
【摘 要】本文著重談論如何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原動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讓學生樂學,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教學情境;競賽;樂學
小學英語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然而,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常常是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把課本內容灌輸給學生,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新課程要求我們樹立新的教材觀,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教師要認真充分利用身邊的多種資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原動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讓學生樂學。
一、歌曲、韻律詩情境
唱英語歌曲能對學生的語音語調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能使學生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去欣賞英語的優美之處,提高語音的鑒賞力,在課前唱首英語歌曲,能為新課作鋪墊,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保持一種樂學的情緒。因此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唱“Good morning to you”等歌曲,深受學生的喜愛。如果在教唱時能注意配合教學的需要,則效果更佳。如教26個字母時可教唱“Sing the A B C song”,學生情緒自然高漲,對記憶26個字母起很大的幫助作用。
二、游戲情境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論述過游戲應在課程中占有明確的地位,以便使少年兒童獲得正常有效的學習。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在教方位詞:up, down, left, right時,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Pin a nose on a face(貼鼻子)。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張缺鼻子的臉,再請一個學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讓他把鼻子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臺下的同學可以用這四個詞提示他怎么做。“up, up…Down, Down…”隨著鼻子位置的變化,學生們調整著指令,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確位置。這樣學生既掌握了up, down, right, left這四個詞,又運用了這些詞匯進行交際。
三、簡筆畫情境
簡筆畫具有直觀形象、風趣幽默等特點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簡筆畫應用廣泛,它適用于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如讓學生記憶單詞時畫一些簡筆畫,可讓學生看圖說詞,這比枯燥的背單詞的效果要好得多。讓學生練習對話時畫簡筆畫,如談論交通方式,教師可在黑板上分別畫出飛機,火車,自行車,輪船等,再畫上一些人物,把人物跟交通方式連起來,讓一學生指著問:How does he go to …? 另一學生回答He goes to … by bike.不同的人物交換交通方式反復練習。這樣形象生動,使對話教學變得簡單易行。簡單明了的圖畫,牢牢抓住了學生們的心,畫的過程中,學生們迫切地想知道畫地是什么,又該提出怎樣的問題,該如何回答,這也就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學會了新知識。
四、圖片情境
新課程強調教材的開發性,要留有空間給老師去創造,給學生去創造。平時教師可以發動學生從網上下載圖片或收集剪下各種圖畫,分門別類裝起來,分為人物,建筑,動物,植物,風景等。活動時將學生分成組,每組各從袋子中隨意抽出一張圖片。然后根據抽到的圖,小組討論,編成故事,每個小組選一個學生上臺口述。
五、表演情境
我們教師在教學對話的過程中常常采用全班朗讀、分組朗讀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來操練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編一些新的內容進行表演,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表演問路這一情境時,有的學生用課桌排成一條七拐八彎的街道,并掛起各種招牌,如醫院、郵局、商店、公共汽車站等,派幾名“警察”在十字路口“值勤”,為來往行人指路。有的學生甚至把自己所在城鎮的街道地形圖繪出,進行表演,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忘記"自己是在學語言,他們爭先恐后地發言,真正做到了“在學中用,在用中學”,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六、創設師生互動模仿的情境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七、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
教學中常用的電教媒體有:幻燈、投影、錄音、錄像、計算機、語言實驗室等。這些電教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可以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變為語言交際的積極參與者。如在教學“There be”句型時就利用幻燈、投影媒體輔助教學,伴隨著音樂和教師的講解,屏幕上呈現出一幅畫,有山有水,山旁有房子,水上有船,樹下有人,空中有鳥兒在飛翔。然后讓學生用“There be”句型造句,引出be的單復數變化并顯示在屏幕上,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啟發、誘導和講解,揭示be的變化規律,通過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
總之,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要充分利用能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積極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原動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