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豐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職業教育受到廣泛重視。雖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專職院校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設備都與普通的高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中專院校的教育也開始逐漸步入正軌。尤其是中專院校的化學教學,在引入分層教學法之后,實現了有效提升。
關鍵詞:教育改革;中專教育;分層教學
中專院校的學生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由于學生入學時的文化基礎各不相同,學生的文化發展差異也很大,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參差不齊,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對中專院校的學生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狀況下,就很適合應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分層教學法在中專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中職化學的課前分層
1.學生分層
由于入學時每個學生的基礎各不相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之后,可以結合相應的測試,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智力差別、學習積極性、學習技巧等諸多方面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學習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強、積極好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編為A層;知識基礎和學習水平一般、雖然有學習積極性和上進心但是成績一直偏中等的學生可以編為B層;知識基礎差、學習能力差、智力水平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成績不好、沒有上進心的學生可以編為C層。
2.備課分層
對于教學內容、教學步驟以及教學手段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和各班的不同情況,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也要隨著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加深,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進行分層備課教學,篩選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于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和開發優等生的潛能問題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中職化學的課內分層
1.講授分層
講授的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講授方法:對A層學生可以采取點撥、討論、自學、總結的講授辦法;對B層學生可以采取點撥、討論、講解的授課辦法;對C層的學生可以采取點撥、討論、講解、反饋的方法進行授課,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講解。
2.訓練分層
對于C層學生可以進行簡單性訓練,如例題:將把10 g的氯化鉀和2 g的二氧化錳經過混合之后,放入試管中進行加熱,將產生的氧氣進行收集,當試管冷卻后,試管內所剩余的固體質量為9.2 g,提問產生氧氣多少克。根據題目很容易就得出生成的氧氣質量為12-9.2=2.8g;對于B層學生,出題如下:利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22.4升,需要氯酸鉀多少克。解題步驟如下:根據所學已知在標準狀況下,生成22.4 L氧氣也就是生成氧氣1mol,假設需要氯酸鉀的質量為x,則根據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可以列出如下等式,122.5*2g/x=3/1,最終得出x=81.67 g;對于A層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如例題:將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6 g,經過加熱制取氧氣,待試管冷卻下來,稱得所剩余固體質量11.2 g,問題:在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多少。解題步驟如下:首先計算出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6-11.2=4.8g,假設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x,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配平,如下所示2KClO3■2KCl+3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方程式的列舉,可得出以下式子:■=■,經過計算可以得出氯化鉀的質量為7.45 g,最后就可以得出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11.2-7.45=3.75 g。
三、中職化學的課后分層
1.作業分層
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其布置不同的作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提高,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和作業負擔。對于學困生應布置較少和簡單的作業,對于優等生則可以布置一些較為復雜的作業。
2.分層評價
對于學生進行分層評價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自己的不足,在評價時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這也是在化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
在中專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進行了開發。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還增強了教師教學的針對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余花平.實施分層教學教好中專化學[J].成功:教育版,2010(4).
[2]楊麗蘇.中專化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化學教學,2010(2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