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作者在教學中對科學探究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引發(fā)作用,探索出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從兩方面論述了科學探究對化學教學的作用:1、對學生學習所起的引發(fā)作用。2、對教師教學所起的引發(fā)作用。
關鍵詞:科學探究;化學教學;教與學;引發(fā)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75-01
《化學新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且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是一種認識和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學習方法,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教育化學課程改革的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大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并把科學探究作為化學課程內容五個一級主題的第一個主題,將其置于化學課程內容的重要地位。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對科學探究在化學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認識:
一、科學探究對學生學習所起的作用。
1、科學探究可以把現(xiàn)實世界帶入教室,融入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物質變化的學習情景,用現(xiàn)實問題作為學習的載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為他們提供親身體驗“做科學的機會,幫助他們用各種方法去研究有關的化學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全盤接受他人的結論,真正從“聽和背”中解脫出來,實現(xiàn)“做中有學”的教學方法。
2、科學探究還可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通過科學探究、調查咨詢、交流和討論,學生有機會從別人那兒學到知識,并意識到合作是解決復雜問題的有效途徑。科學探究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多領域中進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本學期,我校九年級(5)班王小亮和班級的幾位同學主動承擔了維護班級花壇的工作。前不久他們發(fā)現(xiàn)有部分花的的葉面出現(xiàn)了枯黃的現(xiàn)象,便及時向花壇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不太明顯。他們決定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
【收集資料】
①花的葉色枯黃,他們選擇施用________(填寫“氮”、“磷”、“鉀”)肥是正確的。
②前一段時間他們曾用熟石灰(化學式:________)對花壇中的_______性土壤進行過改良。
③近一個星期一直無雨,氣溫較高。
④通過查閱資料,小亮和同學們知道:含NH4+鹽受熱或與堿混合,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提出假設】
①太陽的暴曬和氣溫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②熟石灰與化肥瓜也可使肥效流失。
【設計并進行實驗】
①小亮取少量這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熱,并在試管口放一條干燥的PH試紙,PH試紙無變化。
②另取少量這種化肥與熟石灰混合聞到________氣味。
【他的結論】
由以上第二個實驗中的現(xiàn)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與________有關。
【反思與應用】
①小亮進行的第一個實驗中,PH試紙無變化,這與查閱資料給出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參與了小亮和同學們的探究活動,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啟發(fā)。你能對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嗎?
3、科學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學生來說,科學探究是一個新的、比較復雜的問題。除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外,更重要的價值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持續(xù)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作用,學會收集證據(jù),尊重客觀實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科學探究對教師教學所起的作用。
1、要求教師像科學家一樣的進行探究,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既是學生科學探究的引導者,又是他們探究的合作者。所以,教師首先就應該以探究者的身份出現(xiàn)并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教師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要能夠科學地制定探究計劃,提出猜想與假設,熟悉收集事實、證據(jù)的途徑和方法以及用以得出結論的邏輯和非邏輯方法,能夠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處理事實和證據(jù),并得出結論。在探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自己探究疑難問題,推理論證的過程,使學生親眼目睹科學探究的過程。這樣,就自然地把學生引向探究問題的真實情景中,激起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
2、要求教師建立科學探究的合作“群體”,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合作精神、交流能力是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科學探究合作“群體”,為學生提供互相合作與交流的空間。這里所說的建立“群體”,就是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并給予適當?shù)幕顒訒r間和條件,使學生們像科學家一樣互相交流、研討。在“群體”中學生可以交流各種信息。如化學新動態(tài)、化學趣史,互相討論課堂上出現(xiàn)的實驗異常現(xiàn)象及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在學生中就形成了探究的氛圍,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要求教師當好“探究小組”的組織者,統(tǒng)籌、協(xié)調學生的探究活動
在科學研究領域中,每個科研課題組都有一位組織者,他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還要以便科學地統(tǒng)籌組內的人員分配、活動安排以及交流的開展等等,雖然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體,但由于他們探究的能力較低,完全脫離指導就會陷入茫然,所以就要求教師擔當起管理者的角色,統(tǒng)籌協(xié)調好學生的探究活動。
總之,在新的化學課程標準理念下,科學探究不僅在教師教學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學生學習中也起著積極的作用。以上幾點是我在實際教學課堂中獲得的點滴積累,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會努力促進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腦、動手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祖浩 《化學課程標準解讀》王祖浩
[2] 鄭 長《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法》
[3] 于 浩 《中學化學創(chuàng)新教法,課堂組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