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英 楊慧 張興媛
摘要 文章介紹了產學研的發展與所在院校開展的產學研情況。結合在東航工程機務工程有限公司的產學研踐習與所任教專業,闡述了實踐反哺教學、教學融于實踐,教學與實踐相輔相成的關系;提出了產學研踐習可促進應用型本科的建設,同時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提供新的素材,并進一步鞏固校企合作的橋梁。由此可見高校教師參與產學研踐習計劃的重要性。 關鍵詞 產學研 教學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 大學生創新創業 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21
2011年5月,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實施上海高校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的意見,旨在提升教師學術、技術和實踐能力,增強教師自覺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的意識,鼓勵和推進高校教師利用多種形式前往企業、科研院所、政府等部門參與研發工作或實習。筆者有幸獲批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產學研項目,所赴踐習單位為東航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1產學研的發展
產學研合作源于20世紀20年代斯坦福大學,經過數年的發展,產學研合作使得斯坦福大學躋身于世界一流大學,也因此成就了美國的高科技園區硅谷。我國從1992年起開始大力推進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全國高校掀起了校企合作的浪潮。
2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開展產學研的情況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一貫注重依托企業辦學,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全國第一個以“合作教育”這一名稱進行教改試點的學校。每年學校均會派遣青年教師去企業、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等地開展產學研踐習活動,為促進科研教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航空運輸學院是在1993年與上海航空公司合作創辦的。該院成立至今為上海航空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現在與校外建立了多個穩定的實習基地,如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春秋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宇科普中心等。其中交通運輸(航空器械維修)專業(以下簡稱機務專業)則與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期實習協議。學生可以在機場、航空公司以及各交通運輸企業不同崗位實習,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為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帶教或產學研方式赴相關單位參觀學習,提升教學水平。
3產學研踐習之所聞所悟
3.1踐習內容
作為機務專業任課教師,在東航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期一年的踐習期內,主要學習該公司的業務,了解工作流程,可分為理論與實作兩大塊內容。理論方面如維修的安全注意事項、適用于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的相關法律法規、維修手冊的應用等;實作方面主要觀摩具體機型的維修,熟悉航線維修與定檢等項目。
3.2踐習感悟
(1)實踐反哺教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本次踐習活動的深刻體會。在任教的“發動機原理”、“民用航空器外場維修”和“飛機故障排除課程設計”等主要課程中,需要向機務專業學生講述民航飛機維修相關的內容,備課中多傾向于教材、教具、網絡等方面的資料,然而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教學內容要滯后于實際工作。任課教師正好可通過踐習活動適時地掌握教學與實踐的差異,將切身體會融入到課堂內,將所見所聞傳遞給學生,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如“發動機原理”一課,除了自身對發動機原理與結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還可以更具體地向學生闡述發動機的常見故障,介紹其排故方法,將踐習內容反哺教學,改變以往教學的平鋪直敘,增加踐習中拍攝的圖片與錄像信息,并將實際案例講授給學生,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民用航空器外場維修”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是一門向學生介紹基礎維修知識的引導性課程。通過產學研踐習活動,筆者更清楚地了解了航線、定檢與大修等專業知識,也進一步認識了如何制定合理的維修方案以及維修工卡的使用情況。在與工作人員接觸時了解了他們排故時遇到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法。將系列實際經歷融入教學中,使“民用航空器外場維修”這門課不再是枯燥地介紹維修章程,而是有了更多的實例做支撐。同時在這門課上還結合身邊常見的維修中的人為因素,如維修差錯與航空安全,讓學生覺得維修責任不只是空談,而實實在在圍繞在身邊,牢記責任、牢記質量第一原則以確保飛機安全。“飛機故障排除課程設計”是讓機務專業學生模擬排故過程。由于教師在踐習中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尤其是手冊的使用,故在課程傳授中可以擬定飛機的故障信息,教會學生如何根據飛機提供的故障信息查找相關手冊,如FIM、AMM、WDM等,查找故障的根源,并按部就班進行排故處理,還可結合實際保留故障或保留工作項目等。這樣學生更能抓住問題的關鍵而理解排故思路,并擬定合理的排故流程。
課本上的內容往往與現行知識的步調存在一定偏差,而實踐正是更新知識的重要源泉。產學研踐習可服務于理論教學,提升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2)教學融于實踐。實踐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無所謂孰輕孰重。教學中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對實踐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它能更深刻剖析事物的本質,給人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法。如在飛機排故過程中,當遇到問題時,如果對原理一無所知,就只能按部就班,無法靈活處理,以致不能如期完成排故任務。而熟知原理的人卻能把握關鍵,迅速理清功能一功能故障一故障后果一故障原因這條主線,駕輕就熟解決問題。由此可見,課堂中的理論教學并非毫無來由地灌輸,因為理論是實踐的前提,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處理問題。
(3)促進應用型本科計劃的實施。機務專業是首批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更突顯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的重要性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意義。而本科人才質量的提高與師資隊伍建設息息相關。高校老師參與產學研踐習活動,正是再次提升教學水平的有利契機。此外在踐習中通過與航空公司人員交流,可進一步了解該行業人才需求,更有利于針對性地培養專業人才。由于航空運輸業的加速發展,目前不少航空公司均在擴大機隊,現服務中的機務人員維修任務相當重,加之飛機數目的增加,機務人員更顯得供不應求。航空公司希望新進人員能迅速掌握工作技能投入工作崗位,這意味著希望新聘人員入職前就已掌握一定的前期理論、基本技能等。而這一需求正好與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相吻合。產學研踐習活動可以通過對高校教師的培訓,將航空公司需求的基本技能帶到課堂,一方面更準確地培養應用型本科生,另一方面更好實現高校教學與企事業單位的成功對接。
(4)大學生創新創業。上海各高校一直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開展,旨在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高校教師在踐習活動中可獲得好的創新素材,如故障的排除方法研究、維修工具的改進等,將這些素材帶回給學生,讓學生盡情發揮,從中體會到課堂與實踐結合的樂趣。同時發揮學校優勢,集中學生智慧,提出創新或創業性課題。
(5)校企合作。目前機務專業正在按照CCAR-147部(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合格審定規定)的要求建設應用型本科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設得到了東航相關人員的技術指點。實驗室的建成既為本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基地,又可為相關單位提供培訓平臺。學校與航空公司可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設備、技術、信息與人才的優勢互補,節約雙方校企雙方的成本,真正體現“雙贏”模式。校企合作還能更好地為教師的科研工作搭建良好的平臺,通過了解企業的發展趨勢,科研工作才便于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實處,實現企業的需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航空公司而言,維修人員的實際操作培訓費用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與航空公司人員交流了解到如果能結合目前熱門的虛擬現實技術,形成服務于航空領域的虛擬維修,將使維修培訓實現顛覆性的改革,徹底解決場地、設備、培訓師資等短缺的不足。而這正好是學校、航空企業與虛擬現實相關公司合作的良好契機。正因為了解到這一需求,我校機務仿真實驗室于今年啟動了這一研究,此探索的成功必將是校企合作的杰出優秀案例,它可以有效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專業知識,同時將為教師科研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提供源源不竭的素材,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綜合品牌效應。
4結論
上海高校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的實施是青年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的重要源泉。踐習計劃不僅能進一步加強教學實踐的聯系,還能促進應用型本科建設與大學生創新發展,并可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青年教師也將盡己所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切實體現產學研踐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