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響教師教學反思有很多因素:學校管理機制、教師個人情感、理論知識等,本文主要探討教學日記在教學反思中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教師;教學日記;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由此可知,教育學家對非常重視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日記是對教學中的問題作深入的思考、并尋找到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與對策,分析與總結一天中的教學工作,教學反思日記沒有固定的風格及內容,最好形成具有個人風格和特色的日記,反思日記要做到“有感而發,有感而記”。
下面是一則我的教學日記:記成功之處
時間:2016年3月31日星期: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在學習“幾何概型”時,有關對幾何概型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重點,我采取下列問題串的形式設計,引入幾何概型的概念,收到的效果還不錯。
1 創設情境
1.1 自主探究
(1)在如圖1所示的圖形中隨機地撒一粒豆子,則豆子落在紅色區域的概率是 。
(2)如圖2,一根長度為3m的繩子,中間0.5m為紅色,其余為藍色,拉直后在任意一個位置將其剪成兩段,則在紅色處將其剪斷的概率為 。
提出問題:上述問題解決的方法有何共同點?
1.2 合作探究
從基本事件的角度對上述兩個隨機試驗作進一步分析。
討論:
(1)試驗中每一個基本事件是什么?
(2)基本事件有多少個?
(3)每個基本事件是否等可能?
提出問題:
(1)上述兩個隨機試驗中的基本事件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具有這樣特點的概率問題是否為我們已學的古典概型?
1.3 引出課題
2 數學建構
2.1 幾何概型的特點:
(1)所有的基本事件有無限多個.
(2)每個基本事件的發生都是等可能的.
2.2 幾何概型的定義:
對于一個隨機試驗:每個基本事件可以視為從某個特定的幾何區域D內隨機地取一點,且區域D內的每一點被取到的機會都一樣;而一個隨機事件的發生可以視為恰好取到區域D內的某個指定區域d中的點.用這種方法處理隨機試驗,稱為幾何概型。
區域D、區域d都是可度量的.它們度量的幾何量統稱為測度. (測度為長度、面積、體積等)
實踐證明,這樣環環緊扣,逐層深入的設計把幾何概型的特點展現的非常清楚、到位.學生及易理解新的概念,我認為具有啟發性的一連串問題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考,深化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從而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建構就是認知結構的組建,其過程一般是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發現問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進而聯系所學的舊知識,通過明確問題的實質,總結出新知識的有關概念和規律,形成知識點.基于此,本節課的設計我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自主探究:將學生在初中階段遇到的兩個幾何概型的概率問題拋出,利用幾何概型直觀性強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2)合作探究:通過問題鏈引導學生從基本事件的角度分析兩個隨機試驗,提煉共性特征,導出幾何概型的特點.
(3)建構新知:師生合作,通過對上述問題進一步分析,形成幾何概型的定義和計算公式.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以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適當的多媒體輔助對提高課堂效率和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起到很好的作用。
記教學的失敗之處,即便是自我感覺很好的課堂教學,也可能由于很多原因造成遺憾的地方,如不恰當的教學行為、失敗的課堂討論、失誤的課堂組織、不成功的數學實驗,甚至在課堂上解答不了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現知識性錯誤等等。
下面是一位教師教學日記:
時間:2016年4月21日星期:星期四 天氣:陰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了等比數列的前 項和,課堂上采用的問題情境:有位富人是當地吝嗇出了名的,而一位窮人急需用錢,所以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到富人那里去借錢,本以為富人不答應,誰料富人卻爽快的答應了,但他提出了以下條件:在一個月中,富人第一天給窮人1萬元,第二天給窮人2萬元,以后每天借的錢數都比前一天多一萬;而借錢第一天,窮人還富人1分錢,第二天還富人2分錢,以后每天還的錢數都是前一天的2倍,一個月后完成交易、互不相欠,窮人能答應富人的條件嗎?請同學們幫窮人想想辦法,出出主意。
問題情境本身沒什么問題,但以“窮人”和“富人”敘述情景,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利, 不利于學生的世界觀和社會價值觀的形成,值得關注的是,問題情境并不是單一的實例,它還可以包括活動、問題、敘述、實驗等多種方式.而不應該將應用作為數學課程的唯一目標,數學還應有抽象的心智訓練功能.由學生的認知水平,可以對數學問題保持適度的抽象,課堂教學是理性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統一.教材正是根據這樣的理念來編寫的.教材中,許多章節確實是以入口較淺、學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實例或其他實例,引發學生思考的,這是章節的主背景,但也有以活動或問題形式引領章節的,這是章節核心內容或研究方法的出發點和生長點.而本節內容的教材直接以問題為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探究,也是種不錯的情境設置。
與此同時我回想到前段時間一位老師做的微課,也是在為等比數列求和創設情境,引用的是豬八戒向孫悟空借錢的故事,以動畫配音的形式展現,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故事中“孫悟空每天借給豬八戒100萬,而豬八戒還錢是第一天還1元,以后每天還錢是上一天的兩倍,這樣第30天結束債務關系”,這樣設計恰好對應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中公比為1和不為1兩種情況,設計更合理。
那么怎樣寫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應記教學中的哪些內容呢?教師在寫教學日記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記成功之處。應詳細恰當的記錄教學中達到預設的想法,臨時應變的方法措施;非常有條理的板書;某些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理論的使用感觸等等,以便以后的教學參考使用,并逐步修正與完善。
二寫“敗筆”之處。即便是自我感覺很好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遺憾之處,對“失誤”之處作仔細的分析、透徹的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
三寫教學亮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進行,師生思維共同的碰幢,常常會由于一些突發事件而產生“思維的火花”,此刻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長期下去,必會受益非淺。
四記學生見解,在數學課堂中占主體地位的是學生,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有比較簡單解題方法,有獨特新穎見解,確實是教師課前預料不到的,這些見解可對課堂教學進行充實與完善,同時也開拓了教師的思路,課后及時的記錄下來,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有利于自身業務專業的發展。
五記再教設計,一堂課結束,靜下心來反思,在教法有無創新;對知識點有沒有新發現;引導發現是否合理;對習題的設置是否恰當等等.詳細記下這些得失,在教案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避實就虛、取長補短,等以后再教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做到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總之,寫教學日記,貴在及時,貴在堅持和執著地追求.一有所思所想立即記下,長期以往,定能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及自身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龍影.教師的自我教育與反思[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
[2]管宏斌.對“數學教學反思”的反思[J].數學通報,2007(03).
作者簡介
葉凱(1983-)男,江蘇省人?,F為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 江蘇省徐州市 2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