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高中地理教學也在不斷完善各種教學方法,來適應新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地理知識,而且關注學生利用地理知識來觀察生活的能力,也就是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以及如何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興趣教學 創新教學 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30
地理教學作為高中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難點,因為很多學生在地理科目的學習上感到有難度,但是由于高中地理在內容和難度上相對于初中階段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學到地球自轉以及洋流、各個國家的氣候、地理特征等的時候,既需要學生有宏觀的把握能力,又需要學生對于某一特定地理現象有深入了解,解釋具體的地理問題。但是我們發現學生很難順利完成地理學習任務,因此,在教學任務明顯增加的時候,我們就要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順利推進高中地理的教學。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一下采取哪幾種教學方法比較行之有效。
一、興趣教學
興趣教學是必須引起重視的教學方法之一,教過高中地理的教師會發現,不少學生出現畏難情緒,往往中途放棄,這主要就是興趣的缺失造成的,由于沒有興趣就沒有耐心,學不好,越學不會就越不愛學,造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首先應該重視興趣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對該門學科的興趣,激發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產生內在的主體學習驅動力,這是學生學好地理的前提。
第一,開展好興趣教學,要求教師先要學習好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雖然有很多教師也在進行興趣教學,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教師對興趣教學的教育理念沒有深入的把握,以為興趣教學就是使課堂有趣,由于教師缺乏有效的規劃和管理,致使課堂失去控制,學生的情緒被激發起來,但是卻沒有集中在學習上。因此,理論學習是第一步,興趣教學是以教學內容為前提和基本依據開展的符合學生的興趣和發展方向的教學過程,最終旨歸還是對于地理知識的吸收與理解。
第二,高中階段的學生經常出現喜歡某一位教師就會對該教師所授課程也感興趣,因此教師要借助于各種各樣的教學輔助手段、工具、甚至自己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氛圍。例如,有的課堂上學生就很活躍,但是有的課堂整體就很沉悶。教師自身的語言和態度也決定著學生興趣的發展,一方面地理教師無論是不是班主任都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不僅僅進行教學工作,也要和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和趨勢,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使學生也了解自己,從而促進興趣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師上課要注意不能過分嚴肅,壓抑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過于隨意,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和能力,在語言方面做到詼諧有趣、充滿趣味性,從而建立活躍的課堂氛圍,對每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創新教學
創新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支撐,也是建立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欲求、培養其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也是社會對人才的最新需求,因此作為一門集科學和文科于一體的地理教學必須適應教育的發展趨勢,開展創新教學。
第一,創新教學體現在教學形式和工具的更新上,通過使用最新的教學設備和器材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求。例如,在學習全球洋流季節變化以及形成原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電腦軟件自主設計動態圖,以此展示洋流的運動規律,使學生了解到新的學習方法,開發其創新性思維。
第二,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還是沒有脫離傳統的應試教育局限,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只是按照重點來講課,而對于很多探究性、拓展性、開放性的題型很少涉及,使得新課改之后的教材并沒有充分利用起來,也嚴重阻礙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因此,建議教師在課堂上和作業的布置上都要側重這種創新性題目,鍛煉學生的開放思維。
第三,創新教學還包括教學開展方式的創新化,當前大部分教學方式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無法完全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我曾經開展了一個“我講你聽”的學生當老師的活動,學生自愿報名為其他學生講解新課或者某一個知識點。例如一位學生對地理很感興趣,就在我的指導和幫助下準備了地殼運動以及火山地震和地形的分析,自己查找資料進行思維的組織,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同時很好的激勵了聽的同學,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是完善地理教學的重要途徑,地理教學由于知識的抽象和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導致學生之間出現的差異較大,有的熱愛地理學習并且抽象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學習的非常優秀,但是有的學生學習明明很用功,但是卻總是跟不上,那么如何來解決這種問題。高中大部分都是大班授課,教師一個人根本無法兼顧到每一位學生,而采取互動教學能很好解決這一難題。
第一,教師要在對每個學生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組建地理學習小組,既要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側重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實現小組互動的最優化。第二,教師在認真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對每節課的重點難點有很好的把握之后,讓學生針對重點進行互動學習,先小組內、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研究,然后把難點一起拿出來進行思考解決。第三,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也就是說互動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一方面要做到自己的監督和引導、啟發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進行探討,從而實現互動的高效率。例如,在學習美國地形與氣候劃分以及與農業畜牧業、第三產業等發展的關系時,學生大致能夠理解畜牧區發展的原因,但是對于高新科技發展區,例如硅谷等為什么能夠興起等問題把握不夠完全,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考慮到人文因素。由此可見教師在互動學習過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簡單論述,會發現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其實有很多種,而興趣教學是其他教學方法的前提和基礎,是開啟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方式,也是促使其自覺學習、積極思考的重要保障,教師應該在此教學前提下積極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采取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客觀的理解,不斷完善自身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教學素養,不斷學習專業地理知識,關注和了解最新的地理研究項目和學科發展動態,為學生傳授最新的知識內容;關注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創設最好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