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向我們提出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情景化設計,目前在這方面也有不少的探討。本文將從數學教學中情景設計的依據、數學情景的作用和情景設計的原則三個方面來分析數學教學中的情景設計;本文最大的特點是用案例來支持和說明文章中所涉及的觀點。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景設計;體驗;發展性
一、數學教學中情景設計的依據
1.理論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這充分說明了數學來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知道數學具有自己本身的特殊性,例如抽象性等,因此它也有高于生活的思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數學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富有生命力,適當設計一些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2.現實依據
目前受各國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價值等因素影響,同時結合我國的數學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我們的課程設計和課程標準也日趨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我們國家的教材體系也日益豐富和完善,例如有人教版、浙教版、蘇教版、等不同的版本。這些教材版本雖不同,但基本上都注重數學知識的現實生活背景和情景,例如在現行浙教版數學教材中,每節課都有一個來自于現實生活的節前圖,并由節前圖引出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
另外我們的課堂形式也越來越豐富,有許多的課堂引入了簡單的數學實驗和游戲等,都非常重視數學課堂的情景設計。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應當設計恰當的生活化情景和背景。
二、數學教學情景設計的作用
一個好的生活化的數學情景,可以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自然地生發學習需求
例如:在絕對值的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被動、死板地接受絕對值的定義、以及代數和幾何意義,那么必然會造成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效果,因為學生根本不了解為什么要學習絕對值,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1:筆者在〈絕對值〉的教學中是通過設計這樣一個情景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的:
(課件:flash動畫)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車司機,準備用今天的收入為小明買一部價值為150元的學習機,如果記向東為正、向西為負,他爸爸今天的出車記錄是:-36、-24、+5、+4、+5、-16,已知每行駛1公里可賺1.5元,請大家幫小明算算他能得到學習機嗎?如果今天要買學習機爸爸還要向哪個方向行駛多少公里才夠買學習機?學生通過計算發現,收入與行駛的正負無關,只與它們的絕對值有關,從而引出絕對值的教學。
這是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也是一個比較幼稚的問題,比較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很容易吸引學生,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課堂效果后課后的調查發現這個引入還是比較成功的。
2.身臨其境感受教學實踐過程,自然生成知識
案例2:樂清虹橋實驗中學的陳譜錦老師在講授〈平均數〉時,就不是按照教材中的死板的例題進行講解平均數的知識,而是通過巧妙設計一個廣播體操的情景來讓學生自己探究平均數的知識。
這個情景設計是非常貼近學生實際的,也是根據授課的班級設計的,本節正好是八(5)班的課,所以學生為了讓自己的班級拿第一真的是非常投入,而且從學生的探究中也發現了平均數的缺點,自然生成知識。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教學情景。
3.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溝通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案例3:李麗和老師在《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教學中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情景:
下星期七年級各班要組織同學們去學農,如果你是活動的組織者,你將如何設計整個活動呢?由學生自由探討如何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點明這里的問題不僅僅是生活問題,也包括數學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應包含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哪些過程?
這個情景的設置是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也能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是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由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基礎上自由探討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做很容易啟迪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體驗成功。
4.促進情感和態度的發展,避免只重知識技能的片面做法
案例4:筆者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3〉教學中設計了如下情景: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和平年代當中,我們有良好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很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和我們一樣,下面請大家看一組圖片:(一組西部落后山區學生的學習照片)“雖然他們一樣是孩子……;但卻有著跟我們不相同的命運……;雖然他們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但他們卻有著一個令人心痛的學習環境……;雖然他們的遭遇各不相同……;但他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愿望——我要上學!獻出我們的愛心幫幫他們吧!”
這個情景既是用來吸引學生的,同時這個情景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心,讓他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值得我們去關心;此外這個情景也可以教育學生珍惜幸福,努力學習。從課堂效果和課后的反映看這個情景是非常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的。
三、數學教學情景設計的原則
1.設計情景要貼近生活實際
教學情景的設計是為了更加生動地打動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認同感,因此設計的學習情景不等脫離學生的實際,也不能高于或低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否則很難讓學生有認同感,也不利于學生在此環節發現知識和主動地探索。例如上面的案例2、3就能很好的體現這一方面的要求,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設計情景要有價值
也就是說教師課堂情景設計是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而創設的有意義的一個教學環節,因此教學過程中的情景應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有利于學生主動地發現和探索情景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我們教學實踐中也會體會到一個好的情景可以一下子點燃學生的熱情,而一個不太好的情景出現后學生的反應很冷淡,更談不上去發現和探索情景背后的知識。這樣一個好的情景對于這一節課來說就是一個有價值的環節,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到問題中,使得學生不經意之間就經歷了問題的形成和解決過程,真正地體驗“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功樂趣,也就可以增進學生學習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例如上面的案例3就能很好的體現這一方面的要求。
3.設計情景要真實
教師的教學過程必須把握實事求是的原則,情景設計也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憑空根據需要去捏造和杜撰,這樣的情景是經不起推敲和沒有生命力的,也會誤導學生,甚至對學生的品行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情景的設計要客觀真實,讓學生在合符情理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展開思考,探索知識。例如上面的案例1、2就能很好的體現這一方面的要求,是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活動緊密相連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中在情景設計的原則下創設客觀、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是教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學生發現和探索知識的重要載體,才能符合學生內在發展的需要,才能使其潛能和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中心數學工作室,《如何創設高質量的數學問題情境》——記CERSP教育論壇“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計”主題活動,2006年3月;
[2]趙忠喜,《如何創設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大連開發區松林小學,2007年11月;
[3]宋清霞,《淺談創設小學數學情景》,膠州市九龍小學,2007年1月;
作者簡介:
周利明,男,1980年9月生,山西省河曲縣,高級教師,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