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英
【摘要】影響人能力主要因素一般可以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這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能力。但是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并不能因為孩子在某方面特別擅長而確定其為高智力,或是在某方面比較弱,而否定他的能力。高中數學是高考中的重要學科,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能力等有較大影響。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便是看到學生的不同,發展學生的不同,使其能夠在自己水平上有所提高,成為高考的奠基石。本文筆者重點介紹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法,以供分享。
【關鍵詞】高中數學 分層教學 最近發展區 高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66-01
根據學生的能力來進行劃分,實現分層次教學,不是將學生分出優劣,對他們進行區別待遇。而是在教學中,采用更加適合他們的方法來展開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容易產生作用。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在同一位老師的指導下有不一樣的數學學習狀態,這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也是普遍存在的。而教師需要做的不是去抹殺或是忽略這種區別,而是利用這種區別,發現每部分學生學習的傾向,然后制定更加適合他們的學習手段。分層次教學產生的教學效果雖然有所差異,但是都是在學生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提高,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特別是在高考當中,能夠成為提分的手段,用最適合自己的手段開始學習,而不是遷就。
一、正確對學生進行分層,并分析每個學習層次的特點。
分層教學,第一步自然是科學分層。既然是科學分層,必然不是簡單的依靠數學成績來說話。有的學生很聰明,抽象邏輯思維比較好,有數學的天分,但是因為粗心或者是學習上的放松而導致成績不好,這些學生也應該歸類到比較擅長數學的這個層次中,通過平時的教學和監督,以及周圍同學的帶動使其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潛力,表現出數學學習優勢。還有的學生平時比較努力,但是成績卻差強人意,這部分學生主要劃分到中間層次,不要給予他們過多的學習壓力,而是多鼓勵,多肯定,建立起自信心。同時也要輔導其正確的學習方法,做到高效、高質。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比較差,基礎比較薄弱,就要從基礎知識開始鞏固,定期進行知識點的測驗,并且時常考察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分層次教學不應該過于明顯,不能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要通過鼓勵、激勵的手段來使他們更有上進心,能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當層次內的成員在能力和成績方面發生變化時,教師要逐漸將其轉移到更加適合他的層次之中,以期待能有更好的的表現。
二、開展分層次教學,設計合適教法和練習。
分層次教學的主要體現便在于教學方法和練習題目之中,教師在課前教法設計時,可以突出對不同層次的要求,設計多個教學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表現的機會,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得得到發揮,奠定學習信心。另外,展開分層次教學要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用中層次的學生來啟發低層次的學生,用高層次的學生來啟發中層次的學習,實現一步步的遞推,而教師要作為這一過程的主導者,調整學生之間的層次思維。并且要注意多給低層次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多鞏固幾遍基礎知識,如果發現有的低層次學生在基礎方面甚至超過了高層次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培養學習自信。除了問題的不同之外,學習任務的分配也要體現出不同,例如低層次學生更加重視對基礎問題的學習和解答,中層次學生則重視對邏輯性問題的學習,高層次學生要鍛煉其分析實際問題,變化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要上升一個層次。作業方面也需要有非常重要的層次體現,根據學生能力不同來設計作業,基本按照基礎、中等和拔高來設計,另外,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習題,讓學生考慮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這樣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分層次教學與小組學習結合,實現組間同質。
分層次教學能發揮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但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帶動反而降低,所以實現兩種方法的結合,會是一種更為高效科學的手段。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基本保持組間同質,然后針對老師設計的學習情境來共同學習,解決問題。高中生具有了基本的理性邏輯思維,加上有小組長的合理安排和帶動,每個層次的學通過完成自己的任務來推動整個小組學習質量的提高。高層次學生能學習中層次學生的勤奮、認真,中低層次學生能學習高層次學生的靈活與變化思維。同時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能夠在組內相互影響,學生之間的維系會更強,發揮榜樣帶動、氛圍陶冶的作用。
總之,高中數學實行分層次教學能滿足高考的要求,針對性得給他們高考拿分策略,通過培養其可以提高的學習能力來實現針對性教學,不僅積累學習信心,而且能發揮他們的最大潛力,可以在高考中發揮優秀,完成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黃輝.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8).
[2] 王國慶.農村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旬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