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紅
摘 要:數學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數學教學,高中數學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并進行運用,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個人素質。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還應通過科學、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培養高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其可以獲得滿足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品格及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教學
根據學科性質,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以發現問題或布置任務為前提,教師利用相關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掌握數學知識,達到靈活應用。如今,教師不但要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還應當培養他們必要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其能夠通過知識與能力雙重提升帶動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一、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容
根據教育部在2016年9月13日頒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被定義為“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不難看出:研究和落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工作是我國進行立德樹人的重要實現途徑。
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作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原則,將學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在此基礎上,三個方面又被細化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六大綜合表現,以及樂學善學、技術運用、自我管理、審美情緒、勞動意識等18個基本要點。在進行具體的學科教學時,學校和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基本依據,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要求。
二、培養高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
1.激發熱情,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較大,抽象性和邏輯性也更強,這
使得很多學生感到學習困難,學習的熱情隨之下降。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想要促進高中生的數學能
力,需要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和數學基礎,運用多元、合理、有針對性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從而讓學生擁有探究數學的推動力,積極地投身到數學的學習之中,并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更高效的學習,同時使其以學會學習為具體表現的數學核心素養獲得有效的培養。
舉例而言,在引入“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棋盤麥粒問題”的故事。這時,學生必然會對舍罕王為何無法滿足西薩·班·達依爾的真正原因產生興趣。教師借此機會為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能夠讓學生在“哪怕全世界共同生產五百年也才能提供這么多麥粒”的好奇心下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數學的學習之中。哪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學習與理解的障礙和困難,也會在好奇心和熱情的驅動下擁有克服困難、戰勝阻礙的信念和毅力,進而在自覺掌握學習方法中培養自己以學會學習為綜合表現,樂學善學與勤學反思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核心素養。
2.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健康生活
一切學科都來源于生活,并且是對生活問題和現象的解決與解釋。數學也是如此。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高中數學的學習無非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應試技巧,從而在高考中考取高分。這種功利性極強的教學觀念不僅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使學習效率大大下降,而且讓學生認為數學不過是考試的學科,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系,學習的動力隨之降低。針對這個問題,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將學生觸手可及的生活問題融入數學的學習之中。讓學生發現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并且對自己生活品質的提高也有促進作用。這樣,學生就會擁有學習的動力,同時通過數學學會生活的方法。二者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以健康生活為綜合表現形式的數學核心素養。
比如在講解“分段函數”時,教師就可以出這樣的題:“我知道大家平時都會用手機,所以經常會遇到推銷手機業務的電話。這天正好有一個推銷流量套餐的電話,你感覺非常合適,打算辦理。根據業務員提示,辦理一到三個月套餐,每月收費6元;辦理四到六個月套餐,每月收費5元;辦理七個月到一年的套餐,每月收費4.5元。你辦理了一個可以用到年底的套餐。扣費時告知應扣繳35元,因為你是白金會員所以再打一個九五折,共計收費33.25元。但是同學告訴你,你花冤枉錢了,應當去投訴。這是怎么回事?誰能告訴我到底誰說對了?”這樣的題目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看到包括分段函數在內的數學對于自己生活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3.規范語言,激發學生科學精神
人們常說:“語文要多念,數學要多練。”這句話本無可厚非,但是不難發現,很多高中學生在數學考試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語言不規范、解題太潦草而導致失分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對數學語言的規范使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對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規范學生的數學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縝密性,讓學生在滴水不漏的行文中培養以科學精神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數學核心素養。
首先,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通過緊密的概念教學,讓學生了解數學用語的本質含義和其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和背景,使其能夠把思維內部的抽象語言變為書面中的具體語言。讓學生避免因為不理解隨意更改、刪減或增添不必要的語言。比如把“當且僅當”簡寫成“當”“只要”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數學語言中的規律,實現數學語言復述和互譯的靈活變換,培養他們語言間互譯的能力,提高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避免語言和邏輯混亂,導致不必要的分數丟失。
另外,有的學生因為不會計算和證明方法,或者為了節約時間而在答題過程中寫“易證”“易得”甚至“不難發現”等語句,從而忽略整個推理過程。這需要教師讓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數學能力的同時,指導并訓練學生的規范解題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在夯實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開展學生作業、試卷規范與不規范的解題展示活動,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在巨大的內容反差中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使其在心靈的震撼中誘發和培養規范的語言習慣。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進而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