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林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探究式教育開始漸漸走入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尤其對高中數學教育來說,讓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研究內容首先討論了高中數學探究學習的重要性,隨后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如何進行高中數學探究式學習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探究學習;高中數學;核心素養
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對于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如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人才,成為了值得人們思考的新熱點。對于高中數學來說更是如此,在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大多都比較低,主要為了應付考試,學不到真正的數學思維。但是探究學習的推廣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巨大的幫助,探究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
一、關于探究學習重要性的探討
探究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首先必須要強調的是,探究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如果不清楚這個概念,那么探究學習就無從談起。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這一教學策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尤其是要區別以往的那種灌輸式的教育,探究學習具體來講就是學生圍繞著某一數學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教師其中扮演了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學生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探究,也可以和其他同學結合成學習小組共同探究。對學生來說,雖然數學名義上叫做基礎學科,可是數學卻并不簡單,比如說,一些數學定義定理,表達的非常簡潔并且看上去平淡無奇,可是許多學生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運用,這就說明了學生并沒有對數學知識完全的掌握。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數學知識不能光靠教師去講,唯有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探究,自己思考并相互交流,這樣才能把知識變成自己的。這種探究式的學習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潛能。
二、高中數學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
1.教師要善于設立情境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順利的進行探究式的教學策略,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想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所以教師要善于設立情境并把學生引入所設立的情境中,這是探究學習首先要做的。所謂設立情境就是提出一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一定程度上的探究,可以被學生所解決的學習問題。只有給學生設立了完整的情境,學生才有動力、有興趣去主動地進行探究。教師在設立情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符合的學生真實水平,不能設立的過難或過于簡單,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提問方式,最好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講授“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這一章為例,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日常生活中可以見到的雙曲線和雙曲線的形成過程,并讓學生通過預習橢圓時的學習經驗,自己畫出雙曲線,以激發學生對雙曲線學習的興趣,充分推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親自動手畫出雙曲線并進行討論,自己推導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2.教師要做好引導
上文已多次提到,探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受到教師的指導發現問題,根據教師提供的相關參考資料,通過自己真正地探究和思考,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探尋知識。例如,教師在講授正弦定理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提供幾種關于證明正弦定理的思路,讓學生自己證明正弦定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究還有沒有新的證明方法,讓學生盡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再把學生對正弦定理的證明方法一一進行整理,再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每一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是否可行。
3.建立探究學習小組
對于學生來說,建立一個探究學習小組非常有利于全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每個班都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不能把學習好的都分在一個組或者是把學習較差的都分在一個組,最好每個組什么樣水平的學生都有。比如說,教師在講授導數及其應用的過程中,因為這塊知識比較復雜,所以就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的小組,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一起討論往往就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而且小組同學有不懂的地方,同組的學生可以一同解決,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總結
教師通過實施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海平.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6(92):46-47.
[2]錢玉山.找準高中數學突破點,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7(7):63.
編輯 彭 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