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化,人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人才競爭是未來世界競爭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我國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對基礎教育的要求進行了進一步的提高。數學是自然科學中較為基礎的學科之一,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抽象性、概括性。因為數學學科對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要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學生會出現畏懼數學、討厭數學等數學學習心理障礙,對教學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對高中生常見的數學學習心理障礙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幾點消除措施。
【關鍵詞】高中教學 高中數學 心理障礙 消除方法
【課題項目】此論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減輕高中生學習數學心理障礙的實踐研究;課題類別: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727。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45-02
數學是自然科學中較為基礎的學科之一,主要是對空間形式和客觀世界數量關系進行研究,邏輯性、抽象性、概括性較強。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進行培養和發展,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培養,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我國高中生年齡通常在十六至十八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心理方面較不成熟。高中數學是數學教育中較為重要的時期,大部分高中學生認為學習數學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卻很難獲得好成績的一門學科,加之數學所具有的靈活多變性和抽象性導致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產生了厭惡、畏懼等心理障礙,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效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一、常見的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
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主要指的是對高中生持久有效、積極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自學能力、創造性思維、智力發展產生阻礙、約束、影響的心理情況。通常表現為以下幾點:
1.飽脹心理障礙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通常會存在自滿狀態,在進行解題時通常只找到一種解題方式就很滿足,即便該種解題方法較為復雜,仍會繼續解答,只注重結果是否正確。
2.閉鎖心理障礙
相較于初中階段,大部分高中生不愿意在課堂中積極發言,對于課堂討論問題也缺乏積極性,有心事只愿和關系好的朋友交流,和老師、家長之間逐漸疏遠,在待人接物方面較比之前更為慎重,在思想上較為封閉。
3.煩亂心理障礙
由于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心理較不成熟,很容易對不喜歡的事物產生煩躁情緒,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仍使用傳統的包辦式教學模式,只是將知識技能灌輸、傳遞給學生,缺少對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培訓,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降低。此外,由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在學習中屢次碰壁后則會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
4.消極心理障礙
由于學生升入高中后的數學水平相差較大,教師往往不會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沒有制定合適的教學進度則會導致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吃力,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會失去興趣,從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5.壓力心理障礙
因為我國的高考制度較為嚴格,升學率成為了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準,導致了知識和實踐脫節的現象發生,學以致用成為了空話,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發現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用武之地,從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加之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抱有較高的要求,學生無法完成時則會出現失敗感,逐漸和教師、家長產生隔閡,不愿接觸數學。
二、造成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因素
1.自身因素
因為部分高中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會存在問題、失誤積累現象,導致數學基礎知識缺陷嚴重,多次的挫折導致學生出現對數學失去信心、興趣等不良心理,使學生處于厭煩、焦慮等消極氛圍中,出現對數學學習感到提不起精神、枯燥、無聊等現象。也有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對數學學習的鉆研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耐心、毅力等,一旦遇到難解的題目則會思考幾次就放棄情況,不僅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感,也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對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嚴重影響。
2.教師因素
由于數學教師仍舊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產生抑制影響。
3.家長因素
因為家長對自己子女的期望過高,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接受無法接受的新知識,并且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造成了子女的心理壓力過大,使學生幾乎處于崩潰邊緣,從而產生了放棄、討厭學習數學的心理,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喪失信心。
4.社會因素
由于我國目前應試教育觀念仍無法改變,學生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響,導致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消失。目前我國社會人才選拔機制仍是以分數作為衡量,認為考得高分才是優秀人才,致使學生懼怕高考。
三、消除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方法
1.激發多向思維能力
高中生數學學習的飽脹心理通常是由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情況引發的,傳統的教學中,學生通常是按照教師制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思考,很容易產生飽脹心理。因此,為了消除學生的飽脹心理,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對問題進行大膽的設想,并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設置障礙,使得學生在使用傳統解題方法時受到阻礙,從而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尋找其他解題方法。
2.因勢利導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閉鎖心理對教學產生的影響較大。由于高中生處于青春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發展較快,通常會利用社會和學習時間活動增強自我意識,對書本上的一些問題和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對他人的意見和見解存在批判能力。教師應利用這一特點采取因勢利導的教學模式對書寫教學中思維封閉性進行突破,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創造,激發學習的興趣。endprint
3.激發求知欲
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機,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從數學的自身特點出發,利用可親身體驗、可描述性的方法對抽象的符號和數學語言進行傳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4.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由于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因素較多,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合理的制定教學進度。在備課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相融合,突出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民主、輕松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觀察,認真分析導致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的因素,及時進行消除。此外,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經常和教師溝通,提出合理的要求,增加孩子的數學學習動力和信心。
四、總結
在實際的教學中引發高中生學習數學心理障礙的因素較多,并且會隨時發生,因此導致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疏導工作較為艱巨和復雜,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給予積極的配合。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如發現問題則應認真分析形成因素,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消除,引導學生重新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使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胡波.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芻議[J].池州師專學報,2004,18(6):139-140.
[2]孫斌.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分析與對策的探究[J].學周刊C版,2010,(12):30-31.
[3]宮玉娟.高中生數學焦慮的成因與調控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8):108-109.
[4]嚴羽.高中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問題淺探[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8):14-14,16.
[5]張舟.試析高中生數學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和應對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7,(1):33.
[6]趙麗娟.高中生數學學習焦慮:問題與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8):31-35.
[7]李章平.淺議高中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及有效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0):78,95.
[8]李榮卡.談高中生厭學數學及解決的一些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3,(16):27.
作者簡介:
龐政兵 (1974-),男,甘肅會寧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