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富
摘要: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化學研究自然中的物質和物質之間的反應、變化,高層次的化學甚至可以創造新的物質。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初始的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化學魅力的階段,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應該創新教學方式,才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
關鍵詞:初中化學;新課導入;語言藝術;化學實驗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優秀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教導學生科學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科魅力,產生學科學習興趣,化學是一門具有興趣性和科學性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在關注學科科學性的同時發揮學科興趣性,讓學生快樂學習。
一、講究新課導入的技巧與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新課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生動活潑學習情境,使學生能愉快地進入新課學習。比如,《由多種成分組成的空氣》的教學的引入:我先在同學前拿起一只燒杯,往其中倒入半杯水,然后告訴同學們:現在我提一個很簡單但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燒杯內有什么物質?由于同學們都看到我倒入的是水,所以都認為燒杯內的物質只有水。接著我評價同學的答案:你們只看到有形的水,沒有看到杯中另一半無色無味的物質,那就是……同學們恍然大悟:燒杯中還有空氣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又如,在講授《性質活潑的氧氣》的新課引入是采用“情書”式的:我利用初三學生處于青春期的年齡特點,故意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封信,并假裝是班級某一位同學所寫的情信。此時,全班同學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很想知道“情書”的內容。我就朗讀起來:從我有生命的那一刻起,親愛的,你就一直陪伴著我,無論我是快樂還是憂愁,你都默默地佇立在我的身旁,同我分享這人生的喜與悲(停頓一下,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你和我青梅竹馬,陪伴著我成長,我堅信:你一定會和我白頭偕老,即使我燒成灰、變作土,你也會無怨無悔地和我在一起,叫我怎能割舍得你,叫我怎能不深深地來愛你,你這人見人愛的精靈——氧氣。至此,學生才知道并不是“情書”,但學習的熱情勁上來了,新課的教學就容易展開了。無論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課,只要能迅速營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就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錘煉語言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為什么有的教師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活躍,有的則不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師運用教學語言藝術的能力水平。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妙語連珠,就能緊扣學生的心弦,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提升課堂教學的魅力。把詩句融入課堂中,使之增添課堂的魅力。比如在講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利用一些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來分析;在講解《石灰石的利用》時引用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為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使學生更加生動理解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鈣之間的變化規律。在《金屬的防護與回收》中,講解有關鐵的銹蝕時,我引用:“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痹娫~比較形象生動,學生對該知識點印象也比較深刻。把成語、歷史典故與化學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之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活躍課堂氣氛。如在講解《燃燒與滅火》時,聯系“釜底抽薪”“火燒赤壁”;在《鐵的冶煉常見的幾種合金》的教學中,聯系“百煉成鋼”的成語。
三、讓實驗發揮應有的魅力
化學實驗可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老師除了做好課本要求完成的實驗教學內容外,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家庭小實驗,如可用去除頸部的飲料瓶代替燒杯,用塑料吸管代替導管,用舊藥瓶代替錐形瓶或集氣瓶等。如我建議學生用去除頸部的大可樂瓶倒扣在兩支高低不同、正燃燒的蠟燭上,讓同學明白火災中逃生時要匍匐前進的道理,讓學生通過親自探究實驗現象,通過“做科學”的探究實踐培養探究能力。
四、密切聯系實際
在教學中要選擇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現象,讓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源泉,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對實際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學習《化學與社會》時,讓同學們聯系自己身邊的事物,說說發生在自己周圍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的現象;學習《金屬的防護與回收》時,讓同學們收集生銹程度最大的鐵制品,探討這些鐵制品所處的環境,也可用照相機拍幾張學校建筑物中的鐵欄桿、鐵門等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讓同學知道鋼鐵的銹蝕及防護方法。
五、適時做好復習總結
復習時不能是“炒冷飯”,要在復習中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并注意提高復習知識的趣味性。如在復習《廣泛應用的酸、堿、鹽》時,我聯系電視頻道中的“易中天品三國”,先布置學生聯系這一章的知識脈絡,以“我品三國——酸、堿、鹽”為題,寫一篇小作文,三國中的風云人物用常見的酸、堿、鹽模擬,從而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
總之,應通過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把教學基本功充分發揮出來,注意教學中的技巧藝術,讓課堂教學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顯示出它應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孫建民,孔凡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藝術》,《化學教學引導》 2011年8期
[2] 劉明習,《淺談初中化學的新課導入》,《教學指導叢書》 2013年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