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林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化學這門學科是新開設的課程,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然而初中化學包括的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歷,從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來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學習興趣
一、采取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子,必須高度重視,采取合適的導入方法,可以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發展。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有直接導入法、情境導入法、問題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至于采取那種導入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緊扣教材,依據學情,巧妙的整合相關教學因素,做到恰如其分,選擇最適宜的方法,這樣才會提升導入的有效性,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發展。但是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導入方法都要做到簡潔高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導入中,采用知識遷移的方法進行導入就是利用學生固有的知識,將其發展、深化,引導出新的教學內容,這樣做一方面有效的復習了往日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流暢的導入新授課內容,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做到所謂的“溫故而知新”。這種方法又稱為復習導入法,在課堂導入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能總結前后知識的聯系,通過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來引入新知識,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銜接性就非常的順暢,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過渡到了新授課。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在我國現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學的依據主要還是以統一下發的教科書為主,無論是各類考試還是測驗,都萬變不離其宗,幾乎所有的知識點和考點都是圍繞著教科書展開的,教科書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主導作用。教科書不是死板的,也不是停滯不前的,它也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發展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教科書無論是在知識的呈現方式還是內容的選定上都具有了一定的開放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綜合性,很多的教學素材如果得到充分的挖掘,勢必會實現課堂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需要教師的認真“教”和學生的專心“學”,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當然作為化學教師應該全面的掌握課堂授課內容,充分的挖掘趣味性的素材,不斷的革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學生在課堂上占有主要地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能否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所以作為學生應該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發揮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并且學會與老師配合。在以往的常規課堂,教師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更多的時候是被動的接受,學習上沒有什么自主性,更談不上興趣,學生感覺到課堂是非常壓抑的,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對課堂呈現出一種厭惡感,老師一個人長篇大論,也談不上課堂的趣味性了。新形勢下,面對著課堂角色的調整,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雖然有時候對知識的認知不一定全是正確的,但是他們也應該有發表意見的權利,這樣他們才會有尊重感和成就感。為此,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應該營造寬容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欲望,這些都會大大的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自然也就會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授課,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給學生聽覺和視覺的刺激,同時強化課堂實驗操作,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動手,通過實驗操作來習得知識。
初中化學的內容較為簡單,初中化學課程的開設是化學學習的開端和基礎,為此牽扯到的知識點,在學習難度系數上并不是很高,牽扯的化學實驗操作也不多,對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來說,一般包括課堂導入、新授課、課堂知識鞏固、課后作業設計和課后試題評講等環節,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對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有著一定的影響,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優化教學過程,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占奎.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2011(15).
[2]劉俊虎.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理科考試研究,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