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華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借助一些具體數學練習,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想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使學生掌握數學的真諦,感悟數學的魅力,從而構建智慧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數學思想 智慧課堂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內容精髓,也是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到每個知識點包含的數學思想,從最本質的層面去理解所學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借助一些具體數學練習,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想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使學生掌握數學的真諦,感悟數學的魅力,從而構建智慧數學課堂.
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有些數學內容有著很強的抽象性,不利于學生思考.這就需要教師轉換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將抽象復雜的數學內容變得簡單形象化,讓學生借助數與形相結合的方法思考問題,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練習題:2x-1>3,x+3<10.讓學生解這一不等式組,并寫出最后的解集.有的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的解不等式的知識,分別解出這兩個不等式,解得x>2,x<7.但在最后判斷其解集時遇到了困難.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一種思維方式,嘗試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思考和解決這道題:我們之前已經學過解集的知識內容,你們能在同一個數軸上將這兩個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來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相應的數軸.教師繼續引導:通過觀察你繪制的數軸圖,你能得出這一不等式組的解集嗎?學生根據數軸圖尋找相應的解集,明白了數軸中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組的解集,并寫出2 二、滲透分類討論思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數學問題有著很強的創造性,有待教師和學生挖掘.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經常遇到一題多解的問題,很多時候受到一些思維定式的影響,忽略了一些情況,進而出現解題錯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分類討論思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例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可以設計一道生活應用題:某中學準備刻錄一些光盤,如果到電腦公司去刻錄,每張光盤需要8元的費用;如果學校自己刻錄,需要租用刻錄機120元,另外每張光盤的成本為4元.請你幫該中學選擇一下,選用哪種方式進行光盤的刻錄比較劃算?學生進入到思考探索中.有的學生根據已有的數學知識,列得一些算式:設該學校需要刻錄x張光盤.若選用電腦公司刻錄則需花費8x元;若由學校刻錄,則需花費(120+40x)元.此時,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解決.這時,教師要滲透分類討論思想,讓學生就此實際問題分類探討.之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將這一問題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1)8x>120+40x,解得x>30.那么學校刻錄更合算.(2)如果x<30,那么選擇用電腦公司刻錄合算.(3)如果x=30,那么這兩種方式都可以.由此,學生體驗到分類討論的有效性. 三、滲透類比聯想思想,促使學生理解思考 知識與知識之間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聯系,很多新知識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知識之間的這一特點,滲透類比聯想思想,將陌生內容變得更加熟悉簡單,達到化難為易的目的,促使學生理解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矩形、菱形、正方形”時,教師沒有直接講解探究矩形性質的方法,而是要求學生運用類比的方法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回憶有關探究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方法.有的學生想到在研究平行四邊形時,是從“邊、角、對角線、對稱性”這四個方面研究的,其中邊又分為對邊與鄰邊,角又分為對角與鄰角,按照這樣的順序逐一猜想探究.于是,學生也按照這樣的思考方式來探究矩形的性質.首先,學生從矩形的對邊進行探究.學生提出猜想對邊平行且相等.之后,學生又類比平行四邊形的研究方法,想到尋找全等三角形,進而得出對應邊對應角相等.這樣,通過類比學習,學生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且整個學習思路一目了然,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數學的內涵,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構建智慧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