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潘楓++國舒欣
摘要: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對師范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師范生,大部分掌握的是與專業有關的書面知識,而缺乏站在課堂上實際講課的鍛煉機會,兼職為師范生提供了施展平臺,因此本次研究旨在調查了解師范生在兼職家教中所受到的影響,從中總結出經驗方法,讓師范生能夠得以借鑒和學習,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關鍵詞:師范生;家教;專業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已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畢業生數量逐漸增多,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在逐年增大。與此同時,很多用人單位看中的是工作經驗與專業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應屆畢業生,他們認為應屆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想要通過暑期社會實踐來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
社會實踐在大學生踏入社會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師范生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口才的一個重要平臺。然而當前一些地方院校在師范生教師專業能力培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1.重視學科課程,輕視教育學科課程;2.課堂教學上,理論與實踐脫節;3.教學實習時間短,形式化嚴重;4.不注重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的培養。
二、研究過程
(1)通過閱讀相關期刊和文獻,掌握一些有用的材料資源,制定問卷;將問卷發放給J大師范類院系,各專業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
(2)收集問卷,整理并分析問卷數據,然后根據數據結果,得出初步結論。
(3)針對重點內容找幾個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深度訪談。
(4)邀請一些相關的專家進行深入訪談,并請他們對師范生在家教過程的不足提出建議。
(5)對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建模和分析,根據數據形成最終結論,形成綜述論文及研究報告。將這份報告和其他師范生進行分享。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1.師范生兼職家教的原因
1.1半數以上的人是為了“增加社會經驗,鍛煉人際交往能力”;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是為了“提升專業素養”;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是為了“勤工儉學”和“個人興趣愛好”。
1.2選擇家教時,有54.35% 的人關注的是家教內容是否是自己擅長的科目;有26.09%的人關注的是與自己的專業的相關度;還有少數人關注薪酬。
2.家教前的準備
2.1備課情況分析:在家教之前,多半以上的人會分析課本內容并研讀學生所在年級的課程大綱,課前準備好所教的大概內容。只有極少數人憑借自身水平臨場發揮。
2.2學生分析:大約有60%的人會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過分析的人約占1/3。
3.師范生家教的教學過程分析
3.1授課方法:一般采用講授法、練習法、討論法、示范法這四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其中主要采用的是講授法,也有部分同學結合使用幾種方法。
3.2與學生的互動情況:在家教過程中,有71.74%的人與學生互動頻繁。為了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大多數人會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些人會采用設置獎勵機制的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3.3教學工具:在家教過程中大多數人從未使用過教育技術方法進行教學;只有極少數人采用過PPT講解或使用教育軟件輔助進行教學。
4.教學評價
4.1評價學生:對于如何檢測經過家教輔導后的學生學習情況變化,將近一半的人選擇通過學生的平時作業情況來觀測;30.43%的人使用簡單的測試;26.09%的人以學生在校成績的變化情況為判斷依據。
4.2評價自身:僅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課后教學評價與反思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的提升有幫助。在發現自己教學存在的不足之后,56.52%的人會向有經驗的人請教,也有部分同學通過網絡學習或閱讀相關教學書籍等途徑來進一步提升自己。
四、研究結論及建議
1.鞏固師范類課程的學習,并應用于實踐中。根據調查結果,大部分人家教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教授更多依據的是所學過的師范類技能。說明我們所學的部分理論知識都能被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過程有所幫助。教育學知識能幫助我們掌握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能幫我們分析學生,針對學生的成長階段進行教學;課程論的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加規范的備課……所以學好師范類課程既是兼職家教的前提,也是師范生兼職家教的目的和結果。我們不能將理論和實踐割裂開來,而應該將家教與教育理論相結合,以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2.做好課前準備和學生分析。大部分師范類學生家教前不做詳細的準備,盡管有部分人會對學生的教材有過瀏覽,或是提前準備教學綱要,但能真正分析教材,完成合格教案的人少之又少,這樣不利于提升課堂效率,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沒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難以準確把握學生目前學習的重點難點,往往只能通過學生的作業和錯題進行講解,不夠全面和深入。其次,要重視對學生分析,學生的心理階段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課前充足準備并對學生進行分析,有利于教學開展、教師成長和學生進步。
3.學會使用教育技術方法輔助教學。師范生家教過程中習慣用傳統的講授法,較少使用教育軟件等輔助教學。在時代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下,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應用教育軟件輔助教學,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一款讀課文的app,可以在課后帶學生讀英語課文或者語文課文,自帶評分系統。既可以糾正學生的發音又不至于枯燥乏味。
4.課后及時評價總結,調整教學。經過調查發現,師范生在課后評價方面是較為缺失的。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局限于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情況。與學生自己和學生家長的交流少之甚少,更不會自己準備相關的測驗或評價量表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應通過多方面的觀察與了解,必要時需要準備相關的測驗或者評價量表。這樣才能更清晰的知道學生的知識薄弱點與增長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進步。另一方面,教師的自我評價缺失。在家教兼職后很少對每次上課的情況進行反思總結,這不利于個人發展與教師素養的提高。即使是兼職家教也不能忽視評價總結,這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步驟。
5.增加師范生的實踐機會,鍛煉中自我提升。大部分有過家教經歷的師范生,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有所提升,這是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較好的途徑之一。對于師范生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家教兼職來提升自我。并且與其他兼職相比,家教與專業的相關度更高,有利于師范生成長以及未來的就業。對于管理者來說,可以給師范生提供更多教學實踐的機會,并對家教兼職信息進行管理,以保障師范生的安全和利益。其次可以適當延長教學實踐的時間,增加教學實踐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馬洋洋,淺析家教對師范生成長的影響[A],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8.
[2]魏爽,大學生家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年第26期.
[3]張宗太,高等學校師范生就業形勢分析及問題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