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
摘要:本論文主要以高等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為例,研究如何制定“現代學徒制”三進兩融合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方案以及使432校企兩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實施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經過研究,制定適合機電類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校企合作課程,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可以優化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吸引更多的企業深入參與人才培養,提高教育質量,同時也可以給其他同類院校的工學結合模式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校企合作;現在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1、研究背景
我國以及遼寧省高職專業實施2+1人才培養模式的較多,校企聯合層次不深,主要停留在頂崗實習、訂單培養、共建實訓室等。企業沒有全程跟蹤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培養的學生常常偏離企業需求。機電類專業三進兩融合工學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在本院機電類技術專業開始實施,培養的學生深受企業歡迎,但是人才培養方案和運行制度還是不夠完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校企“雙贏”,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
2、研究內容
本課題主要以高等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為例,研究如何制定“現代學徒制”三進兩融合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方案以及使432校企兩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實施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機電類專業三進兩融合校企共建培養模式是企業全程參與學生人才培養。即師生三進企業實習實訓、在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相融合,校內課程與企業培訓相融合。學生前4學期在校內完成校企共同授課,本部分理論授課以學院老師為主,企業技術人員在綜合性任務中承擔主要授課和師傅角色;第1、2、3學期的寒暑假,要求學生在教學主體的企業進行2周學徒式實訓;第5、6學期在企業完成學徒式崗位技能培訓和頂崗實習,本部分授課以企業技術人員為主,學院教師以管理為主,企業技術人員定期給學生進行授課,實現廠中校教學。此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一體,需要企業全程投入到學生培養過程中,始終圍繞企業的需求培養學生。
2.1研究目標
本課題研究目標是如何有效實施機電類專業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三進兩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細化執行人才培養的過程細則,提高企業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積極性,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改變老師的職業教育觀念,培養的學生更符合遼寧省以及大連市產業集群要求。
2.2研究內容
1)修訂校企聯盟的規則,吸引企業主動關心與跟蹤人才質量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學校與企業,他們的職責是什么呢?企業從人才培養中獲得的利益是什么呢?當校企合作出現問題時,如果解決?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約定各自主體在人才培養中的責任和權利,委員會每兩周開小組會議解決人才培養中出現的問題。每個月開一大會,檢查各主體的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以及即時彌補校企合作的規章制度出現的問題。每年修訂校企合作的各項制度,并及時考察和納入新企業參加到三進兩融合校企兩主體雙導師人才培養中去。
2)制定機電類專業三進兩融合人才培養方案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管理辦法,所有過程要求教學主體雙方均要參加,并專門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實施指導和監督作用。
3)校企研究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共建實訓室,制定課程標準修訂辦法、實訓室使用守則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保證校企兩個教學主體的教學質量。
4)健全校外實習以及就業的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學徒制專項技能實訓和頂崗實習建設。
3、研究成果
1)校企雙方共簽互惠政策。學校受益方面:企業幫助學校建實訓室、提供技術人員、進行師資培訓,以及全程監督人才培養質量,解決了學校資金緊張的困難,提高了師資力量,使培養學生更受企業歡迎,為學校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后盾。企業受益方面:由于青年的技術工人在減少,再加上在學校招聘省時省力,因此校企聯盟約定畢業學生在人才招聘時優先考慮教學主體企業;每年要免費為企業進行一定數量的員工培訓;積極為企業在職業教育中做的貢獻做宣傳等。
2)課程評價制度創新了教育觀念。課程評價制度使教師借鑒和反思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教訓,在持續深入進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育人理念,即“教無類、學為先、重激勵、育特長、促實踐、有思想”,并使之成為全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指導方針。
3)保證了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人才培養為教師-師傅雙身份、學生-員工雙角色、教室-車間雙功能、上課-上崗雙任務的“四雙”模式。
4)校外實習管理辦法中強調了頂崗實習校企雙方的職責以及違約的處罰,積極推進學徒制校外實習“三個導師隊伍”建設,避免了頂崗實習期間的放羊現象,保證了企業對學生的學習技能成分的重視。
5)提高學校的“學”的內功。教師考核制度提高了教師的學習動力,他們主動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探討課程項目的制定,使其課程開發符合社會要求,更能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能力。
6)有利于機電專業向社會的延伸,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與更多企業創建校企合作關系。
4、研究的意義
1)體現了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機電類專業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三進兩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通過校企聯盟約定的實施,讓企業充分意識到人才培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其招工質量,即間接影響企業的發展。
2)是貫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精神要求的需要。教育部副部長魯昕2014年12月12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推進會上表示,必須加快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各地要系統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因地制宜開展試點工作,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機電類專業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三進兩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正是符合上級部門的精神。
3)是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發展和教師職業技能成長的需要。學生學習的前4學期專業課程大部分為校企共建課程,通過校企共同制定任務、課程考核方案以及加工操作規范的過程,提高了教師的雙師素質,激發了老師的教學方法改革,課程項目的制定更貼近企業,老師的專業技能有了深層次提高。課程的成績評定創新了教育觀念,評定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團隊合作、創新意識、專業技能等,體現了學為先、重激勵、育特長的教學理念,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4)激發了企業參與職業教學熱情,達到了校企生三方共贏的目的。由于企業全程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因此培養的學生符合企業的需要,同時學校優先給教學主體的企業提供優質人才,并免費給企業培養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此培養方案保證了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提高了教師的職業素養,學生在畢業后的發展平臺得到拓寬,能學以致用,達到了三方共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創新型人才培養應把握三個著力點》寧濱 中國教育報 2013.01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在觀念 貴在踐行》 童國通 社會科學 2014.12
[3]《高職院校養護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汪瑩、蔣玲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