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艷
【摘 要】讓學引思是基于尊重學生差異和需要基礎上的教學改革,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學會思考、懂得表達,徹底改變傳統的“重教輕學”問題。突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提、解法讓學生自己找和發展創意讓學生自由展示,對活化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有效性起到正面遷移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自主;思考
尊重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活化教學模式,定能使得學生在不斷強化認知感悟的基礎上找到更多的切入點和生成點。圍繞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讓學生主動發揮自己的潛能動力,不僅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更能使得學生在不斷嘗試的基礎上發散思維,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融入課堂。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幫助他們在主動體驗中積淀知識,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開放性和多樣化。
一、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聚點深思
讓學的出發點就是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話語表達權,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運用目標,有具體的思考話題。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給他們更多的深思機會。
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能打破“等”和“靠”的被動學習格局,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1的“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教學中,教師不妨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請學生自己提問題。有的同學提出了“Why is there no one in the three bears family?”有的同學提出了“Why does Goldilocks do that?”等等。教師則可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不同予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并據此劃出具有共性的問題,讓他們在不斷深入理解感知的基礎上找到更多表達的切入點。
尊重學生的差異,多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主動提出問題,能使得他們的閱讀感知更加全面和深刻。多給學生預設相應的空白,給他們更多的提示和引導,引導他們從相應的語言表達中歸納總結,幫助他們形成豐富的語感和思維。
二、讓學生合作找解法,追本溯源
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不妨多給他們自由話語權,讓他們在彼此協作的過程中能真正找到解法,在集思廣益中掌握語言規則和方法。運用合作探究,能使得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更加深刻。
學生合作探知的過程,就是其主動探學和認知積累不斷深化的過程。如,在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故事時間”教學中,結合Su Hai和Mike的對話,可要求學生就“What did you get from Su Hai and Mikes dialogue?”問題進行同桌對話,幫助他們從語篇中找到更多的表達信息。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可鼓勵他們就“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fall ill?”和“How keep fit?”主動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他們在深入寫作探知的基礎上積淀深厚感知,促進其知識技能不斷內化生成。
創設多樣化的任務,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主動選擇,便于他們強化理解感知。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異議,鼓勵他們在相互交流和主動探知的基礎上豐富認知,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動感,便于學生掌握豐富語用技能。
三、讓學生認知多創意,碰撞靈感
讓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善于思考,給他們更多的發展創意機會。鼓勵學生的各種認知思維在課堂上主動展現,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新鮮感。引導學生多創意,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情境趣味,便于他們產生豐富思維靈感。
讓學生的認知思維多有發展空間,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深度。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運用情景劇表演的形式,針對皇帝、裁縫、侍從、男孩等不同角色,揣摩各自的人物內心情感世界,幫助他們發現更多的有趣內容。建議學生就“If you were The Kin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fter he were cheated?”和“What are you going to give some advice for The King?”等問題進行進一步聯想,給他們更多的拓展延伸想象的機會。
支持學生多樣化的思維,多給他們搭建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主動展示和積極表達的基礎上強化識記運用,定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趣味。請學生不拘一格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在深入展示的基礎上多協作交流,便于他們能真正融入課堂,深化整體理解感知。
綜前所言,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為指向,多給學生自由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引導他們在主動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認知思維方法,定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深度感知和深刻體驗。讓學生善于學習,在主動思考中積淀感悟,這樣的轉變必然會使得英語教學更有魅力與韻味,更能楚楚動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梁凱.“讓學引思”模式下小學生英語樂學素養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