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農村中學教育過程中,化學教學活動過于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本文從三段五環節這一教學模式入手,著重探討了其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以期更好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三段五環節;農村教育;化學教學;有效應用
在農村環境中開展中學基礎教育,這需要貼近農村現實生活實際,在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的同時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作用,在實現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也能貫徹價值觀的教育。“三段五環節”作為重要的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運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的自主能動性作用。
一、 三段五環節的含義及內涵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基礎教育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傳統教育注重教師的主導性不同,新課程改革愈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以構建高效課堂為宗旨,強調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形成教師樂于教學,學生樂于學習,師生之間展開協作教學的全新教育形式。在此背景下,“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是在充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兼顧教育大綱要求的學習任務的完成。實質上“三段”是指課程教學過程的三個階段,這主要包括預習、展示和達標這些過程;而“五環節”則是包括導入提示、自主學習、交流研討、展示點評及達標測評等環節內容。這些教學過程均是為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服務,其內涵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轉變傳統課堂的教師主導角色,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化為主動參與的角色,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創新探索精神,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 當前農村中學化學教學現狀及問題
農村教育一直以來都存在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在農村中學基礎教育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硬件設施落后導致部分化學課程,如化學實驗課程等內容無法得到有效開展;其次師資力量存在不足,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依然處于應試教育范疇,認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是浪費時間,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分數增長的成效;另外還存在學生主體性未得到真正發揮的問題。在當前農村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處于主導地位,習慣于知識內容的單向灌輸和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以真正體現,新課改在農村中學基礎教育中的實施存在一定的障礙。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村中學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這需要立足于當前現狀問題探討優化策略,真正貫徹“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激發學生參與到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 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 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
在中學階段,化學教學涵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包括基礎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內容。重視基礎化學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這是化學教學的前提所在,同時更是傳統教育的優勢所在。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當前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和磨合都強調了綠色化學的深遠意義。基礎知識及價值觀教育都依賴于教師的教育,但卻不局限于課堂教學。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直接教學外,還需要學生在三段五環節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三段五環節”中的“展示”環節中,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切入方式進行化學知識導入,如情境構建法或問題導入法等,通過精要準確且富有一定感染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教學范圍,讓學生主體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另外在交流研討等環節,教師也需要起到積極的答疑解惑作用,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情況進行評價,從而實現成果驗收的作用。
(二) 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在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而學生作為重要參與主體,則需要不斷增強自主探究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熱愛化學這門課程,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化學課程教學目標。例如在“三段五環節”中的預習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前期的自主學習,學生需要提前接觸化學知識的文本內容,以自身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為出發點,鞏固已知知識點,記錄未理解的疑惑點。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有效發揮教學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各項教育資源利用方法,善于同時善于運用各項教育資源進行自我解答,另外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帶著疑問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真正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 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豐富化學課堂
為了更好地貫徹“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這需要農村中學教師不斷開拓教學思路,善于運用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標,進一步豐富化學課堂的表現效果。目前隨著現代教育不斷向農村轉移,為了實現教育公平,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也在不斷的建設和發展進程之中。教師也可結合當前教育形式,運用新型教學手段,有效彌補當前農村基礎教育環境硬件設備配備的不足。例如對于部分較難直接進行展示或存在一定危險性的化學實驗內容,教師可通過微課等方式進行視頻播放,在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內對化學實驗內容進行集中展示,而學生可以直接在課堂上進行觀看或在課外時間內進行泛在化學習。另外微課方式還可運用于化學課程中的教學難點及重點內容,在有效時間內集中解決問題,極大地節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也能提升整體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四、 結束語
在基礎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是一門具備極強應用性質的學科。如果一味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輸出方式為主,學生主體則較難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挖掘化學學科的奧秘所在。因此,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是將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進行結合,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識,更好地提升綜合能力素質。
參考文獻:
[1] 胡漢文.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81.
[2] 劉中傳.探析農村中學化學教學管理中的哲學思維[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14.
作者簡介:
吳守梅,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糜灘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