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農村中學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需求,通過改進化學實驗實現這一需求,并闡述了這種教育形式的優勢。
關鍵詞:農村中學;初中化學;改進實驗;創新精神
一、 農村中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背景
首先從教學資源方面來看,無論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資源方面,農村中學比起城鎮的中學有著較大差距,存在非常明顯的不足。其次從家庭教育環境來看,農村中學的初中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外來工子女甚至是留守兒童,其看護人大多是農民或普通工人,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這就造成農村的初中生在家庭教育方面與城鎮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學生們能夠從長輩那里學到的東西和得到的正確指引就比較的少,其創新意識的培養更顯重要。總體而言,農村中學的初中生,在創新思維的培養方面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和缺失,急需進行改進和完善。
二、 改進化學實驗培養初中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教學資源的不足,教學資金的緊張,學校的實驗器材和教師的水平的制約等等,導致了農村中學的化學實驗教學受到比較大的限制。在農村中學,要想能夠通過化學實驗課發揮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就必須在教材中化學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 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目前,農村中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需要進行學生實驗的改為教師演示實驗,需要教師演示的則改成了黑板畫圖,有的學校直接將實驗課改成了普通講授課。這種現象使得學生實際動手的機會非常之少。要真正落實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首先要從這些方面入手。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化學實驗改進,用成本比較低的實驗盡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都親自進行實驗,親自觀察實驗現象。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同二氧化碳的反應,實驗的材料比較便宜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高,而且安全,非常適合學生們動手進行實驗。進行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從指導學生親自進行氫氧化鈣溶液的配制開始實驗,讓學生們通過動手實驗清楚地認識到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的性質。而且在這一過程當中還能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他們思考怎樣更快獲得實驗所需的氫氧化鈣溶液,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其創新的精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反應前后顏色、氣味、溫度等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快慢。讓學生們自己動手進行這些實驗并記錄實驗的現象,本身就是對學生發現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進行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實驗時,因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時溶液的顏色和氣味不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們準備好礦泉水瓶子,并告訴學生們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會消耗許多的二氧化碳。讓學生們利用手頭上的工具自己研究該如何觀察這一實驗現象。學生們很容易想到先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再往瓶里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蓋上瓶蓋,用力搖晃幾下,就會發現瓶子明顯變癟了,成功觀察到二氧化碳的減少,證明了化學反應的發生。這一組實驗不僅鍛煉了學生動手以及動腦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們認識到一些化學反應的現象并非直接能夠看見而是要發揮創造性思維,間接地觀察和證明實驗現象。
(二) 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就是對實驗教學的一種改進和變形,讓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物品進行化學實驗。這樣的“實驗改進”不僅能夠讓化學實驗課進行延伸,同時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興趣,間接地培養了學生創新的能力和思維的能力。例如讓學生探究雞蛋殼的成分時,可以讓學生們用白醋代替醋酸,用透明的水杯代替燒杯,將雞蛋殼放在透明的水杯當中,然后加入白醋可以很明顯地看見一串串的小氣泡冒了出來,證明發生了化學反應。又如,在進行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實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用醫用點滴瓶和點滴管代替錐形瓶和導管進行儀器組裝,再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清理創口時涂抹醫用雙氧水時有氣泡產生的情景,提出能否用動物肝臟代替二氧化錳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并動手實驗加以驗證。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實驗也要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記錄,對實驗的器材、實驗材料、實驗時間、實驗現象等都做出詳細的記錄。學生們在家庭中能夠進行的實驗非常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改進與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讓學生們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去進行創新和探索,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 改進定量型實驗
定量型的化學實驗是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實驗,教師們一定要重視對于定量實驗的改進。可以提出一些定量型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動手實驗進行探究和驗證,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自行設計和進行實驗,進行探索和創新思考,并從實驗現象出發認真發現其中存在的化學反應。例如,在“質量守恒定律”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探究“蠟燭燃燒之后的質量減輕了,為什么?”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將用氫氧化鈣溶液浸潤杯壁的水杯,蓋在燃燒的蠟燭上,觀察杯壁上溶液變渾濁,證明蠟燭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又如,在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實驗教學時讓學生探究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讓學生們通過實驗探究證明“刀片生銹之后的質量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等。也許學生們在自行設計和進行實驗的時候會存在較大的紕漏,但是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能夠比較完善地進行化學實驗,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積極的體驗,有利于促進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嚴謹的實驗精神。
初中化學進行“實驗改進”不僅會讓學生們感到新奇,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的廣度,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敢于創新。而且“實驗改進”本身也是一種創新和探索,能夠非常好的營造一種積極思考、積極創新的教學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創新精神自然容易進行培養。總之,初中化學通過“實驗改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在一種積極的氛圍當中,主動地進行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符燕.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改進及創新教學[J].學周刊,2016,(29):187-188.
[2]白顯圣,潘國榮.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新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6):44-45.
[3]郭世杰,張顏濤.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新的研究與實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3):97-98.
作者簡介:黃孕海,福建省南安市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