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亨
摘 要:隨著教育部門新課改及全面素質教育在高中階段的順利開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也積極的履行了教學改革的有關標準和規定,在課堂教學當中運用分層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文重點對現階段的高中數學課堂當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淺要的剖析,并對高中數學課堂當中開展和落實分層教學的具體措施和途徑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分層教學;分析;措施
一、 引言
分層教學就是學校與教師應對所教育的所有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學習能力、個體性格及自主學習方法等多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進行充分的熟悉和考慮,而更具針對性的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與管理,依據每個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及目標,應切實的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出發點,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教師應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指導,重視學生的個體特征,以學生學習成長為教學的核心,在采用分層教學時應嚴格的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二、 簡述現階段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狀況
1. 在實際教學當中發現,數學作為高中課程當中學生必學的主要學科,由于學生個體喜好事物及思考問題方式及認知事物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所導致對事物的喜好也各不相同,在實踐教學當中發現,基本所有學生在學習基礎性數學知識時個體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隨著數學知識內容難度的逐漸加大,很多同學會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發生偏科的問題,一些學生喜歡語文學科,部分學生喜歡英語學科,還有的學生比較厭煩數學學科。出現這些教學和學習問題的原因并不全是由于教學方法不當所導致的,這其中還包括學生自身所具備的思考方式及喜好興趣等原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并不真正的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更不了解每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切實需要和自主學習的實際狀況。教師只對班級上數學成績突出的學生和全班總體數學學習狀況有著籠統的了解。所以導致了教師不能依據每個學生個體數學學習特點及個性來做出有效的教學。學生也不能對自身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和估計,并不了解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的提升數學學習成績。
二、 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實行分層教學的有效措施
1. 應充分依據學生個體的學習特征及學習需求來進行分層教學。
對剛剛入學的新生,教師將中考的數學考試成績作為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參考依據,對其他學生可以將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作為進行分層教學的根本依據;在切實落實分層教學當中應對多種因素和條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考慮,分層教學模式當中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和核心,讓學生自我組合自主學習,教師則起引導、調動和考察的作用。把班級當中的所有學生依據上述標準可進行分層,分層為:A、B、C三層,將學生進行分層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讓教師更加的重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使教師依據各個層次當中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來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更有效的、有助于每個層次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2. 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后,應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
對于原本數學學習成績優異、學習方法正確、認知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在這部分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開拓思維數學問題的訓練,繼而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點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對于數學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應主要對學生的綜合性數學知識進行針對性的提高和教學,使學生能夠靈活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當中,提高數學學習效果。對于數學學科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教師只需為這部分同學確定掌握基礎性知識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正確學習方法進行培養和提高。比如,在對學生講解指數函數的教學當中,依據學生分層來講,教學目標也進行詳細的分層。對C層當中的學生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并且可以運用所掌握的指數概念、圖像和性質來解決一些簡單的題目。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在C層次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使學生可以單獨的靈活運用所掌握的指數函數相關知識來解決相關數學問題。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在B層次學生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能夠綜合性的運用指數函數相關知識來解決數學題目。
3. 教師應對課后學生完成的作業及課外輔導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應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能力,來給學生布置對應的課后作業,確保不同分層當中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后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同時也可以確保作業的完成質量。比如:可以為C層次的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題目為:若函數y=(b2-4b+5)bx為指數函數,那么b等于多少。為B層次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題目為:已知y=f(x)為一個指數函數,并且f(4)=28,求y=f(x)的解析式。為A層次學生可以布置這樣的題目來當做課后作業:當f∈( )的時候,函數y=fx(其中f>0,f不等于1)為增函數,此時,x∈( )的時候,y>1。通過對課后作業及練習進行分層布置的方法,使多數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指數函數的基本概念和性質即可,對于少部分A層次的學生可以設置較高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繼而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分層教學的理念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落實。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分層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獲得了一定成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及數學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在實踐運用過程當中仍存在不足之處,還需廣大教學工作者在工作當中不斷摸索,將分層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歡.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探析[J].教育科學,2014,09(11).
[2]賈祥林.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當中的應用[J].中外教育,2015,06(15).
[3]張福海.高中數學教學的當中分層教學法應用研究[J].教學研究,2012,0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