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珍??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兼顧學生發展差異性,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分層要求,教學活動圍繞分層目標進行教學,為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創造了良好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運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如何將這一模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避免走入誤區,需要廣大教師深入研究。
一、 小學語文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面臨學生能力基礎發展參差不齊的狀況。在這一背景,實施分層教學,具有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可以兼顧學生發展差異。學生因為自身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的差異,在學習中呈現出來的發展水平各不相同。運用分層模式,將同一能力發展水平的學生并為一個層面,提出相對應的要求,對其他層面的學生也分別提出相應要求,可以尊重學生實際狀況,兼顧了發展的差異。
二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模式中,學生所接到的要求和自身能力基礎相吻合,沒有過高過難的學習目標。對于中后位置學生而言,他們在分層模式教學中,所接到的要求符合自身基礎,避免過去過高過難的目標要求,使學生能夠充分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是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分層模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面,每一個層面都有相應的教育教學培養目標。不同層面的學生所承擔的學習任務各不相同,在能力培養方面同樣如此。實施分層模式教學,讓班級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分別對應到相應的層級,接受這一層面的知識傳授、能力與技巧培養,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域得到長足發展。
二、 科學分類、有效組織,切實提高分層模式運用成效
將分層模式引入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創新,廣大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要落實好配套措施與評價評估標準,科學有序地進行組織運用,保證這一教學模式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1. 精準評估語文學習能力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分層,必須要準確評估學生的基礎能力。筆者在接手一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后,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評估。首先看學生平時的語文學習表現,包括字面整潔程度、回答問題精準程度,同時,通過語文基礎知識的卷面測試,評估學生這一方面能力發展究竟處于什么樣的水平。然后按照好、中、后進三個不同的層面進行分類,將學生分到相對應的層級,與自己同基礎能力類似的學生開展學習競賽,可以讓他們放下思想的包袱,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為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創造了條件。
2. 分層設置語文教學工作目標。學生實現分層之后,根據層級的數量,教師要分別設置語文教學目標。在目標的設置上要體現分層差異性,優秀生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不但局限于生字詞的基礎知識,更多的是提高分析理解的比例。對于中等生而言,則采取標準化的目標要求;對于學困生而言還要降低目標要求,側重于字詞等基礎知識和基本語法,以及簡單的內容分析了解。分層設置目標的基礎建立在學生的差異性上面,教師設置分層目標,一定要注重與學生的層級相吻合。
3. 教學全流程貫徹分層的要求。為了體現分層模式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其要求貫穿到整個教學流程之中。在預習環節,不同的層級有不同的預習要求,優秀生側重于對課文結構進行分析、特色進行把握,而學困生則側重于解決基礎字詞問題,初步熟悉課文內容,能夠對照課后習題簡單地回答一些問題。預習環節設置分層目標,可以保證學生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在課堂上提問環節也可以進行分層要求,較為深奧的內容提問語文學習優秀生,較為簡單的基礎性內容提問語文學習一般的學生。在教學提問中體現分層要求,并非機械的分層,而是根據語文教學課堂的時機需要靈活掌握??傮w上堅持分層原則,在小組合作環節也要進行分層要求。每一個小組里面,既有優秀生也有中等生,還有學困生,所揭示給學生的思考題,里面有不同難度系數,具體分工由小組自主進行。當小組進行討論時,每一位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都承擔了一些具體題目的研究任務,依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教學中,分層要求得到了全面體現,而且為接下來團結協作學習研究創造了良好氛圍。在教學的全流程進行分層要求,還應當體現在課外活動方面。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外開展書法、寫作、閱讀演講等多個興趣小組,小組的計劃制定與活動的組織實施也要體現差異性,要根據不同的層級分別制定相應標準和組織形式。以作文興趣小組為例,作文寫作較好的小學生參加高級組,主要進一步提高寫作技巧,踴躍進行投稿。相對而言,基礎較差的學生開展的作文訓練則是基礎組,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技巧方法,夯實文學底蘊。由此可以看出,從課前到課堂再到課后,整個流程中的分層要求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4. 考核評價環節體現分層原則。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習成效如何,需要通過考核的方式進行評價。傳統的一刀切考核模式,讓班級學困生永遠處于后列,不利于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也背離了分層教學的初衷。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堅持分層考核,中等以上學生設置正常難度試卷,而中等以下學生則進行了調整,以基礎性字詞等知識為主。學生通過不同難度內容試卷的考核評估,只要盡到了努力都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分數,體現了分層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
三、 幾點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模式教學,要注重接地氣,科學定位其作用,并綜合運用各種措施推動分層模式的有效落實。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重視學生感受。要讓學生明白分層不等于人為的分等級,而是為了使大家更好地學習生活。二是要堅持正面激勵。分層模式中,不同層面的學生要分別采取相對應的激勵措施,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積極的情感,從而推動教與學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要著眼整體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活動,將學生分為多個層面,分別提出相應要求各個擊破,確保取得良好成效。這一教學模式兼顧了好中差,主要目的在于促進語文教學整體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模式,廣大教師要準確領悟其內涵,科學有序組織各個環節活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青玲.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5,(03).
[2]高云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與同課異構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5,(07).
作者簡介:
張立珍,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四戶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