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標的開展,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教育現狀,目前全新的教育改革正在實現進一步推行。這篇文章會分別從分層教學的目的、意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這三個方面出發,對分層教學進行全面的講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運用
新課標改革開始后,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地位一躍千丈,越來越受到教師的歡迎。因為新課標提出讓學生自己做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可以以全新的形式把分層教學融入到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進行了解和分析,與此同時做好必要的備課工作,以便于在接下來的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用對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對應的題目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度。這樣做對提升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意義。
一、 分層次教學的目的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看,教師應該把開展教學活動時的工作重心放在學生身上,所有活動的出發點都應該是學生本身。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也有自己的做事風格,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其創新能力,摒棄傳統的呆板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同時,教師要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實現知識覆蓋面的最大化,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分層教學就是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
二、 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意義,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后就不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就會對學習產生不耐煩的心情。分層教學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它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其在課堂上找到自己學習的對象,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完美的,免不了會有一些缺漏之處,這就需要教師在發現其不足以后及時做出更正,找到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進行完善,這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
三、 分層次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 營造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分層教學不是指單純地把學生按照學習成績進行劃分,它是指在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差異了解后,綜合學習成績進行等級的劃分。并不是說對于學習成績好或壞的同學不予教育,對兩個極端部分的學生都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在進行分層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情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好意,找準自己的定位。只有做到這個程度才能讓學生在一個溫馨的班級氛圍里慢慢進步,逐漸追上優等生的腳步。
(二) 采用自愿原則,因能劃類,依類分層
教師可以依據橄欖球的形狀進行劃分,劃分的標準主要是三個方面: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大小。每個方面都包含上中下三個層次,讓學生先自主選擇,然后教師再進行調整。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著重注意學生的心理,盡量讓學生滿意。
(三) 分層次教學在教學各環節中具體實施
1. 教學目標的層次化
新課標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知識層面與技能、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情感表達與價值觀。身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教學目標的合理劃分問題。第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再進行分類,程度由易到難。例如,將其分為以下五個等級:初步認識——掌握原理——簡單作用——實現綜合應用——完全掌握,靈活運用。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求其掌握程度也不一樣。
2. 課前預習的層次化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沒有真正意識到課前預習的必要性。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做好課前預習的準備可以讓學生盡快跟上教師的進度,還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對于分層靠前的同學可以要求其在預習過程中掌握新課的內容,對于書上的例題做到自己理解后盡量找出其他的解決辦法,與此同時課后習題也可以提前做完,并且幫助其他同學了解到這節課堂的講課內容。對中等學生的要求就相對來說低一點,不能要求其像前面一類同學一樣,對于書上的練習題部分可以要求其完成其中的幾道題,剩下的可以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爭取自己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至于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的同學,教師只能要求其在上節課知識已經掌握的基礎上,盡量預習新內容。
3. 課堂教學的層次化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扮演的角色應是學生的指導者。在對學生完成劃分后,教師應該以中等程度的學生為基礎,同時考慮到另外兩個程度的學生展開教學工作。著重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課堂教學工作應該由淺入深,由簡到難,讓學生一步步地掌握要學的知識。
4. 作業布置的層次化
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內容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應該按照分層情況,為不同程度的學生留不同的作業。因為不同的分層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師不能只采取一種留作業的方式。對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教師可以留一些帶有拔高性的題目,對于成績中等的同學,教師可以在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提高性題目,而對于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教師最好只留基礎性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保持在20到30分鐘即可。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今這個時代,作為高中教師,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主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成玉.試論情感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價值[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5).
[2]江寶龍.例說分類討論思想在數學新教材習題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2(21).
[3]高紅乾.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2(7).
作者簡介:
陳美寬,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