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蕊
摘 要: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也是基礎階段。若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就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當初中和高中數學的難度不斷增加后,就更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學生興趣
一、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既是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在數學中的探究能力和數學興趣;新時期需要自主創新、探究,并對工作有興趣的人才。換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小學生在喜歡上數學的同時,自己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和課外知識。而當學生是因為興趣才開始學習數學后,在學習和數學相關的技能時,也會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未來在工作上的選擇,也會以興趣為前提,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主動創新和努力工作。從這方面來看,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培養小學生對工作的興趣。除此之外,當小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后,其在主動探究數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會得到提升。另外,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利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展開,使小學生在提升數學成績的同時,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和技能。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通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施行后,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已經開始逐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也因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導致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這一點,小學數學教師要有充分的認識,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并不斷改善。加強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從教師徹底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開始: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說所有的教學都讓學生參與進來即可,而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征,根據學生的這些基礎情況,來展開小學數學教學,以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自發地參與,發現學生在參與中的情況,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比如在學習比長短、高矮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生喜歡彩色的水彩筆,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長短不一的水彩筆發給學生。這些水彩筆是隨機發放,所以每個學生手中的長短都不一定,接下來教師再讓學生拿自己的水彩筆和其他學生的水彩筆比一下,比較長短,進而找出誰的水彩筆最長和最短。比較長短很枯燥,但因為要找到最長和最短的水彩筆,就具備了一定的競爭性質,這很符合學生喜歡比較的特征,小學生肯定會很樂意參與。如果每節課都能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方式,相信不久之后學生就會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
(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在對小學數學課本調查后發現,小學數學課本中有很多和生活相關的內容,可以說十分適合采用生活化教學。而且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小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學習,更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線段的學習,在開始這堂課之前,可以簡單地跟學生講解一下什么是線段。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找出一些“線段”。于是,等正式開始這節課的時候,學生就拿出了自己認為是線段的物體,比如鉛筆、文具盒、吸管、本子等等。在學生拿出這些物體后,教師再引入線段的概念,之后再讓學生進行討論:自己拿的物體真的是線段嗎?在學生自主思考完成后,教師就對一些不容易分辨的物體進行講解,說明學生為什么會將這些物體誤認為是線段。最后,教師再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自己再去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線段,之后記錄這些線段,并說出自己判斷的方式。因為作業不是枯燥的寫題,而是觀察,學生的興趣會大大提升。再比如,在學習兩位數的加減法時,就可以將人民幣作為計算工具,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作業:在超市中購買水杯、牙膏、垃圾桶一共要花費多少錢?現在有98元,購買一支牙膏后還剩下多少錢?諸如此類比較靈活和貼近生活的實踐,讓小學生自己去嘗試,這比在課堂上進行數字的加減法更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采用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喜歡游戲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游戲教學也是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良好渠道。比如在學習認識物體的時候,就可以將小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游戲,哪組學生最終認出物體的數量最多則獲得游戲的勝利,勝利的小組則獲得一定的獎勵——將一些物體放入三面封閉、一面透明的盒子中,每組成員輪流去摸,摸到物體后告訴教師物體名稱。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記錄工作,記錄學生摸到的物體,以及學生說出的名稱。因為獎勵的鼓勵,再加上游戲本身,小學生肯定愿意參與進來,并且努力猜對物體的名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小學生第一次是否能認對,而是這個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對那些說錯物體名稱的進行說明,以讓學生反省自己當時為什么會認錯,并對正確的名稱進行講解。游戲加總結,學生既玩得開心,又為了下次游戲認真掌握物體的名稱,這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再比如學習數字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玩指令游戲——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號,在叫到學號的時候,對應的學生要站出來,根據指令做動作。首先從教師開始,接著再由被叫到的學生叫下一個學號,說出自己的指令。比如教師說“16號”上臺畫一個蘋果,學號是16的學生就要在黑板上畫一個蘋果,完成之后對下一位學生做出指令。這個游戲不但能激發學生對數字的靈敏度,還能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
小學生有諸多天性,比如愛玩,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喜歡學習和游戲結合等等。這些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的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發掘學生興趣特征的方式,實現教學數學和學生自身學習情況、性格特征、愛好的結合,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相信,在自己喜歡的學習氛圍中,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冉冉.數學文化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7.
[2]韓偉.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