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基礎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怎樣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值得深思的一個課題。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展開討論,旨在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其數學思維,幫助其更好地完成小學數學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培養策略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學習的過程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其中的數學教育占據重要位置。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數學教學對于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審視自身的數學教學,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著眼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一、 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指在思考問題過程中,沒有確定的思考方向,在打破自身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任意聯想,作出假設。小學生目前正處在思維認知的上升發展階段,其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在思考問題時慣用自身的思維定式,難以走出問題解決的困境,其對于經過變化后的新題型束手無措。因此,數學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培養其發散性思維能力,以此來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天性,促使其通過聯想與想象,多角度的看待問題。
二、 巧設疑問、加強課堂互動與交流、激發學生求異性思維
啟發式教學是當前廣受教師好評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通過向其提出問題激發其數學學習意愿,進而開展獨立探究,完成問題回答。教師所要提出問題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其直接影響到該課的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本節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教學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精心選擇教學問題,為課堂教學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在開展啟發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提出問題,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激發學生的求異性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認識時分》這部分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帶一個小鐘表到教室里,然后教師提出“你手中拿的鐘表,上面有什么?”學生通過仔細觀察,首先看到有三根針,還有12個阿拉伯數字、中間空的大格和小格,繼而教師提出“你知道鐘表上面的三根針,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12個阿拉伯數字代表什么?”“中間的大格代表多少時間?”“小格代表多少時間?”“大格與小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意愿被激發,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數學課本的瀏覽中,在數學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地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再結合教師的專業講解,強化學生對于本節課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然后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增強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在激發學生求異性思維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
三、 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
在整個小學學習期間,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直處在上升發展階段,其對于事物的形象成分以及邏輯成分的辨析判斷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數學教師要結合一定的實踐教學,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能力。在結合生活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通過生活實例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通過親身實踐提高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生活問題以及用數學的思維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地不斷提高。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向同學們展示幾組圖形,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不同,例如一組圖片包含籃球、長方形以及展開的課本,而第二組圖形主要包含平行四邊形、字母N以及梳子等,學生通過對比就可以發現第一組的圖形都可以按照某一直線進行兩邊完全相等的對折,而第二組圖形則不可以,進而教師可以引出軸對稱圖形所具有的特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課本掌握多對稱圖形的基本屬性。然后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學校花園,引導學生在花園中找到軸對稱圖形,學生可以發現,花園中的蝴蝶、四葉草等都屬于軸對稱圖形,有的學生觀察的更細致,遠遠一看,花園中的走廊也屬于軸對稱圖形。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 一題多解、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題多解是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大多都是以做題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問題分析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基于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經典例題講解,引導學生就同一個數學問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以此來找到該題的多種解題方法。數學經典例題是編者基于專業的角度,在充分遵循小學生思維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精心編制以及選擇的題目,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合作探究,通過尋找多種解題方法開拓思維,培養小學生多樣化的解題能力,與此同時,通過獨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鞏固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五、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還要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則是其提高自身數學素養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數學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而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小燕.滲透數學思想,提升數學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7,(09):45.
[2]王余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J].中華少年,2017,(20):116-117.
[3]史利麗.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教學效果[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三卷)[C],2017:2.
[4]林蕓.培養問題意識 提升數學思維——小學數學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7,(03):220.
作者簡介:
田美麗,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