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初中生形成熱愛數學、自主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的品質和修養。畢竟只有初中生真正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更高,教學效果也更好。但是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依然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他們的數學思維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因此,現本文就從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和具體的培養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為初中數學教學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表示數學知識難度大且邏輯性強,做題的時候沒有思路。其實這都是正常情況,畢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有一個大大的提升,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的基礎不夠好,或者思維上存在不足,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是很容易暴露問題的。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大,很多初中生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恐懼心理,甚至潛意識里不想學數學,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為此,教師應該注重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使初中生從心底里愿意學習數學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能力和水平。
一、 在教學中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1. 滿足了初中數學教育快速發展的需求
數學核心素養直接決定了初中生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決定了初中生數學思維的養成過程。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數學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運用,尤其是美國和英國等都建立了專門的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和相應的考核機制,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我國數學教育體系中也占據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教育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最核心的教育目標之一。
2. 滿足了初中生健康成長的現實需求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渡階段,沒有了小學時期的稚嫩,也沒有高中階段那么大的學習壓力,該時期的學習特點主要表現為隨意性大,偏科現象嚴重。即大多數初中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探究,學習成績也較好;而對于難度較大、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則很少主動學習,最終導致該門學科成績越來越差。而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一方面學生形成了多樣化的數學思維,解題過程中有了完整的思路,達到了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初中生的人格也更加健全,更有勇氣直面問題,也更具創新意識,能自主解決一些數學難題。
3. 滿足了數學學科發展的內在要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初中數學教材也有了一定的改動,很多定理和公式都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推導過程。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直接給出推導過程,只要求初中生會運用定理和公式即可,這就使得初中生數學情感、思維和素養等嚴重缺失,達不到新課標下的基本教學要求。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涵蓋了數學思想、技能和價值觀等,不僅滿足了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也滿足了數學學科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二、 提升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1.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主要是以備課的形式進行的,教師會先熟悉一遍所要講述的教材內容,提前把上課要講的內容準備好,并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展開課堂教學。這就使得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意愿和價值取向,沒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放到教學設計中,難免會使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源頭上對教學進行革新。
例如在學習《統計調查》部分知識時,由于該部分內容相對簡單,在考試中所占分值并不高,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會按照考試的標準來進行教學,使初中生簡單了解一下抽樣調查的具體方法和折線圖、條形圖、餅狀圖等的簡單畫法,在學生熟練掌握之后,就會結束本部分課程的教學。顯然,整個教學設計過程是不合理的,學生并沒有清晰了解自己學習這部分知識的真實目的,也沒有培養起他們的核心素養。為此,教師應該通過開放、自主和探究等的學習模式,使初中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抽樣調查課后實踐,時時關注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才算是完整的教學設計,才能達到本部分課程的學習目標。
總之,初中生不僅要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做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這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才能更上一個臺階。
2. 在課堂導入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觀
課堂導入環節直接決定了學生整堂課學習的效率,導入環節較好,能激發起初中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會喜歡這堂課,精力會更加集中;而導入環節失敗,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整堂課的效率較低。為此,教師應該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觀,使數學課堂充滿樂趣和魅力。
例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知識時,由于絕大多數初中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計算不熟練,總是找不出題目中的單位1,列方程的時候出現的問題較多。這樣教師就可給學生講述九章算術中雞兔同籠的問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雞和兔子在同一個籠子里,一共有35個頭,94條腿,試求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在展示題目之后,教師還可講述古代孫子的列算式計算方法,并借助多媒體進行雞兔同籠問題演示,逐步打開初中生的思路,引導他們考慮是否能通過列方程的方法計算。
當然,課堂導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比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或者課堂小游戲等導入新知識,以促使初中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使他們發現數學課程的魅力所在。
3. 在解決問題中突出數學核心素養的思維導向作用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這樣教師就應該注重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幫助初中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部分知識時,有如下題目:某商品的進價是30元,按照40元一個的價格銷售,能賣出去40個,若銷售單價每漲一元,銷售量就減少一個,試求為了使所獲得的利潤最大,應該把售價定為多少錢呢?首先教師可引導初中生從列算式的角度考慮,列出如下表格:
初中生根據表格能看出最大利潤是多少,但列表格的方法很麻煩,而且計算量大。為此教師引導初中生考慮能否列出二次函數呢?從而鍛煉初中生歸納、演繹、類比等的各種數學思維,形成良好的數學品質。
4. 在學習評價中深化數學核心素養的引導作用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是成績,這就使得很多學生成了考試的機器,難以真正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程。為此,在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轉變評價方式,從而使初中生意識到學習態度、數學思維等也同樣重要,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初中生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作為考核的標準之一,在測驗中加入一些與實際生活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考查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此外教師應定期開展數學座談會,使初中生說一說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有哪些收獲,有哪些時刻是發自內心的真正喜歡數學這門課程。當然,教師還可鼓勵初中生書寫數學日記,在相應的數學題目旁邊,備注具體的解題思路和自己的感想,從而使他們明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現狀,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和任務,并在運用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真正找到初中生學習中的難點和痛點,正視他們的學習需求,并遵循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真正將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落到實處,促使初中生自愿、自主、自覺學習數學知識,提升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初中生自身也應該樹立強烈的學習自信,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多一些思考和觀察,從而使自己發自內心的熱愛數學,熱愛學習,真正成長為新時期下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仇廣學.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吉林教育,2017(40):99.
[2]顧國權.提升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07):29,27.
[3]朱飛英.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從教學過程的維度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7(05):64-65.
[4]文鋒.學科核心能力培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6(06):158-160,162.
作者簡介:
馬步霄,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