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落實,素質教育在初中教育當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藝術類課程的教育顯得越發的重要。初中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課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美術教育質量,本文詳細分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美術教育中,因為美術課程本身就是一堂素質類課程,所以對于學生的美術素質有著較為突出的培養作用,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社會、自然、人文等不同類型的美術感知能力,有利于改進與優化學生審美理念,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對此,探討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二、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當代社會對于人才所提出的一種新要求,核心素養屬于基本性的概念,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所必須具備和不斷完善的品質,同時也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動力。在初中美術教育當中,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美術知識的理解與繪畫技能技巧的掌握方面,同時還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與審美意識、思維主動性等方面。對于初中生而言,核心素養是對于社會崗位掌握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直接性體現,其主要是指勞動者借助不斷地學習和知識累積,在職業生涯當中表達和發揮出相應的品質,在初中美術中則是以審美能力、繪畫能力等為主,在初中教育中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學習行為習慣、知識應用技能、知識思維意識以及品質道德等。
三、 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 構建情境問題,引出核心素養
因為初中生的天生性格,在教學中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核心素養的落實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是最為基礎且必然的措施。在美術教學當中應當將興趣、探究欲望的激發作為首要任務,借助特定的教學情境以及問題情境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引出核心素養,教師截圖借助多媒體多種方式創建教學情境,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同時逐漸引出并培養核心素養。
例如,在《漫畫》這一課題的教學中,傳統課程主要是以口述方式進行講解,之后讓學生模仿某個漫畫作品進行繪畫。這一種教學課堂一方面無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也無法在教學中引出核心素養。對此,教師便可以豐富課堂,在網絡當中收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漫畫資料在課堂當中展現,例如超級英雄的漫畫,提高學生參與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到漫畫特點的女飛行當中,同時以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漫畫的特點、繪畫技巧等進行分析,之后借助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出自己特別喜歡的漫畫,然后以繪畫作品的方式參與到漫畫的制作當中。借助這一種情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究熱情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在探究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便會潛移默化地形成。另外,在教學設計中應用情境時需要高度尊重學生的體驗,在體驗中強調學生的審美與情感體驗素養,借助這一種強化保障核心素養的落實。
(二) 通過鑒賞,豐富核心素養
初中美術的教學重點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理性認知范圍。對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學生對于藝術美的認知與評判能力,從而培養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對學生的適當引導,促使學生對同一幅作品形成不同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實現整個藝術作品的探究學習,充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鑒賞經典作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蒙娜麗莎》作為案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選擇分析,對畫面的核心內容以多媒體技術的方式表現出來,強化學生對于整個教學的欣賞和分析,同時在學生觀察之后讓學生描述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高對創造背景的描述,提高學生對于作品背景的理解,強化作品本身的意識價值,引導學生實現深入性的解剖,提高學生的理性認知能力,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創建良好的鑒賞氛圍的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例如開展美術鑒賞活動。
(三) 引入傳統元素,強化審美素養
傳統的初中美術課堂主要是以觀察、記錄、記憶、表現等為主,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是被動的參與者,而教師則主要是以作品的展現以及講解,教學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理論性的分析過程,對于美術教育中素養的重視度并不高,導致核心素養的培養流失于形。對此,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提出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者,突出學生的學習重要性,并改善學生的美術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從而實現探究性能力的培養。在教育中教師可以將一些美術事物作為教學內容,從而改進學生的審美素養。與此同時,作為美術教師,更是需要尊重傳統文化,并在課堂建設中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應用,尋找到本土、多元、個性與創新之間的平衡點。對此,在教學中需要提高對民間美術的滲透意識,借助多種方式促使學生愛上我國的傳統文化。
例如,在“花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花圃圖案的形狀置換活動,促使學生感受創新的趣味性,提高設計思維與創新意識的積極性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骨式畫法”的方式開展繪畫圖案的繪畫教學,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圖案的理解以及制作能力。在這一種教學模式之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核心素養的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我國文化的核心素養思考能力,是一種一舉多得教學方式。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育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相當重要,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注重不同的教學側重點。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方面的不同,針對性的改進核心素養滲透方式。整體而言,在美術課堂的教學當中引入學科核心素養教育,在教學中提高對過程的注重,以鼓勵學生作為教學核心,優化教學方式,突出美術教育中繪畫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在學習探究獲得結論之后達到積極性的提升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尹少淳.核心素養與美術教育——從核心素養到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的大變軌[J].美術觀察,2017,31(4):4-7.
[2]王超群,韋冬余.初中寫作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23(3):60-62.
[3]王松梅.初中學段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巴西”一節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1(23):44-46.
作者簡介:
陳赟,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一中學洋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