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明
【摘要】在現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涌現出越來越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其中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起到了比較理想的成效,因此,作為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他們非常有必要圍繞分類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展開研究。鑒于此,本文對分類教學模式進行了簡單介紹,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現狀,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筆者多年教育實踐經驗,圍繞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途徑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 分類教學 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204-01
引言
在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體育課程改革也取得了巨大進展,新課程理念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滲透,對于改善教育效果,推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言無疑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其中在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中,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逐漸被新興的教學模式所替代,例如分類教學模式就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這種教學模式理念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基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分析,采取分類教學方法,進而實現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關于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一、分類教學概述
所謂的分類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與自身興趣特長相結合,對不同的教學形式進行合理選擇,以此改善學習效果。通過分類教學,學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在不同教學項目的支持下,他們的學習需求也得到滿足,這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學習與訓練的參與度,同時也有利于他們體育知識水平的提升,對于學生塑造強健體魄,實現全面發展而言無疑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分類教學模式,可以使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得到彌補,這不僅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同時對于推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而言也有著正面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二、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1.教育理念相對落后
在高中教學及其課程體系中,體育課程一直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設置體育課程的目的就在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在體育課程設置的執行力方面卻有所欠缺,體育教學整體效果不甚理想。而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就在于體育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具體而言,就是指現階段體育課程將運動技能、運動技術作為內容與評價標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必然需要圍繞某個項目或運動技能進行反復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必然會慢慢喪失,如此一來,體育教學效果自然就無法得到保障。此外,有的體育課程設置的訓練項目負荷量過大,而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不支持他們完成這些項目,此時教師就會選擇讓學生進行休息或自由活動,這樣的話體育教學活動就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意義。
2.學生體育興趣培養不到位
不可否認,很多高中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比較濃厚的,然而很多教師卻高估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熱情,甚至有的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在此背景下,體育教師就必須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才能夠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而很多體育教師卻并沒有重視這一點,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此一來,在生硬、死板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就會逐漸喪失,甚至對體育教學產生排斥感,最終影響到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
3.學生體質發展存在較大差異
眾所周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必然存在的,然而在當代高中教育階段,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的差距卻變得過于明顯,有的學生在一些課程中完全無法適應訓練強度,難以跟進教學進度,這一點對于一些女生而言尤為突出。針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體質差異予以充分考慮。然而,有的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卻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標準,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此一來,對于體質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就難以適應一些高強度的訓練項目,而體質較好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可能無法得到滿足,進而導致體育教學整體效果不甚理想。
三、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途徑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而分類教學模式的應用則能夠將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效果的改善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為了將分類教學方法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就必須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進行細致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研究,如此才能夠幫助教師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
1.合理選擇分類方法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身體尚未完全發育,在身體素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再加上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在面對體育學習與訓練時,他們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自然有所不同。針對此,在高中體育實施分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充分了解與考慮,并對分類方法進行合理運用,基于此才能夠使分類教學的效果趨于理想。現階段,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分類教學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即集中組合式與班級組合式。前一種方法是組織學生集體接受課程學習,對體育運動項目要領進行學習,然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類,采取分組的形式展開訓練,不同小組則采用不同的訓練形式。而班級組合式這種方法則是在室外組織課堂教學,并根據體育項目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展開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分類方法進行合理選擇,如此才能夠改進教學效果。
2.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小班教學
人的個體差異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實施班級授課制,盡管可以將貴族壟斷式的學習格局打破,然后其中的問題與缺陷也在所難免。例如學生的獨特性可能被忽略。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為了將班級授課制的問題解決好,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學校可以考慮對小班授課制加以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因材施教,對于改善體育教學效果而言有著積極作用。相較于傳統的班級授課,小班授課模式下學生的規模相對較小,這就給了教師更多精力與時間去了解學生,對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細致分析,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使所有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都得到鍛煉。此外,實施小班授課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使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升,進而幫助學生激發體育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訓練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發展進程中,為了充分發揮分類教學方法的作用與效果,教師就必須深入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教學改革實際需求,對不同的分類方法加以合理選擇,以此提高分類教學質量,推進高中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韓春梅.高中體育實施分析分類教學模式的可行性[J].新課程·中學,2016,(4):16.
[2]陳秋.分類教學讓農村高中體育教學更上一層樓[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78.
[3]劉宇.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探析[J].考試周刊,2015,(67):114.
[4]彭港.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探索[J].魅力中國,2017,(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