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惠
摘要:優化課堂是指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用最短的時間,去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展開學習活動,從而實現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的目標。使優化小學美術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落實到實處。
關鍵詞:小學美術;優化課堂;學習興趣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打破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用體驗性的學習方式激發起學生對美術領域的求知欲望。作為新時代美術教師,必須貫徹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理念,才能打開一片新天地,不再讓優化課堂成為一句空口號。在小學美術的新課程中,體驗式學習的內容占了很大比例,如教室板報的彩繪設計,是孩子們對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的熱愛,同時使孩子們密切合作取得的成功與快樂。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在快樂中激發創造潛能。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孩子置身其中
在以往的美術教學環境中,我們只是給同學們提供基本素材,例如寫生時,會提供靜物,教師們會給同學們講解基本的繪畫技巧等。這樣很難提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新的美術課堂中,注重環境的營造,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主題樂園”。以《水果樂園》為例。首先,在整體環境的布置上一定要切合主題,讓整個教室看上去是一個抽象或是具象的果園;在孩子的裝扮上,我們也會大做文章,孩子們可以化身小農夫,或裝扮成各種各樣的水果精靈。背景音樂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采用與主題相關的背景音樂,使得孩子們心情舒暢,迸發創作靈感,烘托出良好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會愛上美術課,愛上課堂。置身其中,化身主人公。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變得靈動有趣。
三、“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教學理念
(一)“走出去”的教學理念,應該列為優化課堂的一部分。
在一個封閉的教學空間里,難免會出現有的學生不能安心創作的情況。我們應該在不定期的教學課程中,安排學生們多去外面采風與寫生,并進行創作。我們可以跟當地的一些美術館及民俗博物館進行合作,讓孩子們在了解歷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來繪制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親近大自然,和大自然進行親密的接觸,從而讓孩子們發現自然中的藝術,進而讓孩子們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索菲亞.馬可尼奧在溫哥華美麗的鄉村里長大,在童年的時候就深受大自然的熏陶與影響,于是開始了各種創作,后來就開始學習專業的景觀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與美術創作,后來她決定致力于家鄉的景觀設計和建設中,還在建設的空隙進行大自然的刺繡創作。她的刺繡創作大多數都是利用環保資源和手工制作的資源,刺繡所用材料(繡線與面料)也是從本地自然環境里面獲取,最后進行天然的手工著色。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走出去親近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引進來”的教學理念,也應該列為優化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走出去”的教學理念相反,“引進來”的教學理念注重強調把新鮮的咨詢潮流與藝術方向吸收并傳遞到課堂中,讓學生們能都積極地去消化和理解新鮮血液,并且在不斷地復制與創新后轉化成自己的藝術創作。以中國的抽象藝術為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抽象藝術是從西方的藝術中引進過來的名詞。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語言,還有就是藝術的潮流方向。這種藝術是人類非感性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中國在接觸這種藝術表現手法的同時,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再創造與創新,變成中國式抽象藝術行為。引進來不意味著抄襲與復制,我們要有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我們要秉承取其精華,摒棄糟糠的理念,更要給課堂添置幾筆鮮亮的“色彩”,注入創作的活力,這樣實現來小學美術課堂的優化。
四、小學美術優化課堂中競賽機制的利用
要想優化小學美術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日常的繪畫與創作中,加入競賽機制,也是一大亮點。這種競賽機制,不僅僅能夠調動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還能在某中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繪畫創作的質量與水平。小學生還處在一個天真爛漫的年紀,很愿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合理的競爭機制會激發學生們的繪畫激情。孩子們交出滿意的答卷,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學生們就會你追我趕,互相學習,從而實現美術課堂的優化,進而到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結語:
新的社會形勢和社會理念促進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優化小學美術課堂要求教師們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當代美術教育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體,而不再是口號式的課堂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豐富的情感和自由飛翔的靈魂,以學生為中心,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所長,激發學生的創作愿望,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進步,創作出更好的美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循序漸進——為小學美術課堂插上想象翅膀[J]. 苑菲. 美術教育研究. 2016(04)
[2]淺談在美術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方毅純. 美術教育研究.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