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金成
【關鍵詞】 歷史教學;情境教學法;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123—01
新課程改革給初中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對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很多,情境教學法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者為導入新課,精心設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并且對教材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汲取教材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歷史學科承載著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有利于讓學生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并在這個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主要是強調以課堂為基礎的教學,要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走進歷史,走出課本的限制。而創設教學情境則是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走進歷史的有效方法。首先,其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及學習習慣為主,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其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他們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最后,其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授歷史知識,通過利用情境教學法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更好地展望未來。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
1.利用圖片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初中生還保留著一分童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創設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來導入新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法很多,但是稍不注意,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被磨滅。因而,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以能夠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方法為主,可以利用圖片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導入,在把學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之后,教師就可按照教學方案繼續進行教學。如在教學“燦爛的青銅文明”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幅圖,也就是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圖。然后,讓學生觀察圖片上都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干什么。最后,給學生介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通過這些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介紹完這些圖片之后,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的學習中,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創設語言情境,渲染氣氛。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語言要求比較高,并且都是在闡述過去的事情,因此,教師要注重創設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語言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課堂上,生動形象的語言更能夠讓學生記憶深刻,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此外,語言情境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進步。如在教學“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給《辛丑條約》的內容做特別的語言渲染,在介紹這個條約的內容及該條約給我國社會帶來的危害時,聲音可以變得洪亮并且悲涼一些,又或者是帶著一些憤怒,如此更能渲染悲涼的氣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3.創設問題情境,鍛煉學生思維。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創設情境,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學習,鍛煉其良好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如在教學“新文化運動”這一節內容時,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就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及意義。在上完這節課內容后,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組織語言,說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意義。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談談對新文化運動的看法,把自己的認識分享給全班同學。這樣一來,學生在思考問題、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其思維能力會不斷得到發展。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