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維棟
摘要:課堂提問是師生間進行交流、互動、信息交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利于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更是調動學生閱讀、思考、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智能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能夠引領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通過反饋的信息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健康成長,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設置問題、做好有效提問,促進有效課堂教學做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 有效提問 數學思維
課堂提問不僅是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必要環節,好的問題及提問方式更是能夠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而且恰當有效的提問可以引領學生的思維走向深刻,能夠使難點問題得以較好的化解,使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課堂提問絕不僅僅是問題的提出這么簡單,好的問題不僅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更是能夠有效推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激發學生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互動、信息交換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利于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它能夠引領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通過反饋的信息評價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課堂目標完成效率最大化。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一種教學形式,對學生掌握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事實上,當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成為我們教師關注與研究的焦點時,我們發現,這種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學方式被輕視與忽略了。因此,對于提問過程的有效性展開探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從幾個方面談談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一、課堂有效提問的界定
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以口頭語言向學生表述問題、或者借助于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呈現問題,以引發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總結。
有效性提問是指提出的問題能使人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從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探究,驅使個體思維發展,積極思考,從而解決問題。
高中數學教課堂提問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出問題,提問要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發現、并不斷思考問題,樹立大膽質疑,嚴謹求學的科學精神,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從而使課堂目標完成效率最大化。提問的過程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法為學生創造機會,留足空間和時間,去主動思考、研究問題。
二、有效提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進一步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的活動經驗;提高發現提出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要注意有效提問的過程,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嚴密地思維邏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巧用提問細節,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途徑。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難點,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進程,使課堂按預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促進課堂教學和諧發展。有效提問要掌握以下幾個主要策略進行應用:
(一)課堂提問應有明確的目的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要著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則應給予他們較多的思考余地,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做最好的導演,讓學生做最好的演員”。我們經常做的最簡單方便的就是問問題,問問題不是教師隨便想到的主觀意見,而是要在教師備課時圍繞課標、考試大綱、教材分析設想若干有關的重要問題。同時,要注意本節的重難點,弄清哪些學生有困難的地方展開提問,這樣做才會有目的性。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點到直線的距離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回憶曾學習過的兩點間距離公式,把其中一個元素換成直線,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已知點的坐標,直線的方程,如何表示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可以讓學生討論:你打算怎么辦?教師可以在學生中走動,觀察他們的活動過程,及時給予幫助。例如在“隨機抽樣教學”中,是學生了解通過樣本估計總體的必要性,“師:通過普查和抽樣調查來了解“一批袋裝牛奶的細菌含量”各有什么優缺點?生:思考,討論。師:引導得到答案。”這樣的課堂提問,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欲,讓課堂高效。
(二)課堂提問應把握合理的適度和難度。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有一定的過程,解決數學問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課堂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后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果子。要深入淺出,要有一定的層次,要貫穿整個課堂的主線,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識點逐漸滲透到問題當中。課堂提問,要考慮提問難易程度必須與學生原有知識相關聯、相銜接,使“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實發展區”,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提問,教師要抓住知識的關鍵和本質,要能顯示主旨,要把握時機,要切中要害。例如在“學習變量間的相關關系教學”中,1.提出問題:在學校里,老師對學生經常這樣說:“如果你的數學成績好,那么你的物理學習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按照這種說法,似乎學生的物理成績與數學成績之間存在著一種相關關系。你如何認識它們之間存在的關系?生:思考,討論,發表意見。師:引導學生總結:“物理成績和數學成績是兩個變量,現實生活中變量之間存在的不確定的關系”,通過討論體會研究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重要性。2.提出問題:你認為回歸直線具有怎樣的特征?應當如何求回歸直線的方程呢?生:設計求求回歸直線的方案。師:引導學生分組,在計算機上實現自己的方案,并進行全班交流。本節課學生的參與度高,設計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完成課堂效果明顯。
三、有效提問的方法
有效提問在數學學習中很重要。那么,課堂上針對讓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使提問更加有效,總結了一些提問策略。第一,注重啟發性。就是要要通過有效提問啟發學生學生求知欲,積極調動學生思維,能夠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掌握所學知識。第二,注重圍繞問題中心不動搖。問題的提出要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是學生掌握什么樣的內容,提問要有針對性。第三,注重言簡意賅。學生要知道問的什么?避免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問題誤導學生。第四,注重趣味性。有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因此教師的提問要精心設計、語言精練、富有趣味,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必須要巧妙的設計課堂好的內容,才能有效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產生“躍躍欲試”的狀態,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斷閃爍。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就是有效的課堂提問,更能有效的發展智能的重要教學手段措施,發揮學生閱讀和思考的能力,積極主動獲取知識。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要求;教師要根據所傳授的數學知識,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性提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發展自我展示的空間,樹立大膽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學的科學精神,不斷提高創新意識。所以,我們要認真備課,研究課標、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教材,將問題精心設計,使其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學生嚴密地思維邏輯,使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課堂教學才能有效,從而使課堂目標完成效率最大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課堂提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它是師生雙邊交流最直接、最主要的有效途徑,也是啟迪學生積極思考的驅動力。有效、合理的問題將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學的高度。為此,就讓我們潛心研究、靜心思考、專心探索、虛心反思。營造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境吧。
參考文獻:
[1]嚴桂華.中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提問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2011,(02).
[2]溫建紅.論數學課堂預設提問的策略[J].數學教育學報,2011,(03).
[3]黃德俊.把握原則講究策略有效提問: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新課程:下,2011,(09).
[4]劉海寧.高中數學新課程中數學探究設置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
[5]韓娜.淺談新課改下中學數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資治文摘,2010,(04).
[6]趙國忠.中國著名教師的課堂細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靖遠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