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會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組成了教學的活動,同時也只有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了互動,教學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雙邊互動活動。就的教學模式是以一種“填鴨式”的硬塞作為教學的基本形式的,學生在學習中沒有一點自主性,學習完全是被動接受的,對學生的學習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而新型教學理念中,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的增強,打破了教學的單向模式,是的教學活動得以真正的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關系,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本文從失效有效的課堂互動對于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什么樣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有效;課堂互動;數學教學;師生關系;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小學生從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獲得關于數學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擁有較為強大的數學能力,主要體現在思維能力、思想方法等一些方面,將學生的數學學習升華到精神內涵發展的層面。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學習水平、數學思想、數學學習方法、數學素養等都有著一些重要的指導意義。以下就是從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出發,來探討關于如何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互動課堂
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自己的定位,先擺正自己的位置,從內心里降低教師的師道尊嚴感,把自己放在一個與學生平等的水平上然后再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開展。只有教師首先做到降低自己的身份,與學生平起平坐,學生才會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平等,才會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才能大膽的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不會害怕教師的責罰,不會害怕教師的苛責等。另一方面來說,教師放下自己的姿態,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交流,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感受到教師的深深的關切,能夠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自然而然就更愿意親近老師了,師生關系就拉近了。其次,教師要做的是積極利用教師的一些教學主導性權利來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能夠促進師生互動交流的教學活動,比如在教學關于加減乘法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一個關于“購物”的情景教學,教師扮演顧客,學生扮演售貨員,教師選擇需要購買的商品,“售貨員”進行物品的清算。在這樣教師與學生都參與的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知不覺就在一種互動中被拉近了,也能使得小學生更加的喜歡額課堂教學。最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使用一種寬容、溫和、有耐心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學生有問題認真傾聽,學生有疑惑細心解答引導,學生有事情耐心幫助,學生犯錯誤寬容對待······只有教師做到真正的以一顆真心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回饋教師以真心,才會真正的被教師的魅力所折服,才會真正的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教學活動。
二、嚴肅只帶點幽默,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
教師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經常面對的一個引導者,在校園中,教師的作用已然超越了父母,成為學生的人生發展的引路人。因此,在校園生活中,教師的言行舉止、談吐文明等都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影響下,會不自覺地被教師的行為習慣所影響,比如比較明顯的一些案例,學生對于一些數學的符號的寫法會受到教師的寫法以及讀法的影響,還有學生的數學解題習慣會受到教師的解題習慣的影響等等,因此,教師要嚴肅自己的教學行為等。但是嚴肅教學行為并不等于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一板一眼的進行數學知識講解。此處嚴肅指的是學術的嚴肅態度,而在學術的交流討論中則可以用一些比較詼諧幽默的方式來進行形象化闡述,讓人得以輕松理解。教師在教學中也是一樣,雖然一方面要保證數學的知識嚴肅性,但是從知識的傳授教學方面來說,教師可以適當的利用一些比較輕松的方式來將邏輯抽象比較強的知識進行轉化,是的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解讀。
比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圓”這一節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圓形”為中心的生活中圓形事物的搜尋活動,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事物,有些學生會說:“圓凳子、圓桌子”,還有的小孩子說“我的手表是圓的”,有的小孩說“我的杯子是圓的”,還有諸如勺子、太陽、月亮、扇子、鐘表、筆筒、花盆等都是圓形,進而教師在學生們找到這些“圓形”之后可以讓學生來一起討論一些:“圓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學生們又你一言我一語起來。不一會,一個學生說:“圓形是一條線圍成的一個封閉的圖形。”另一個學生說:“圓形沒有角······”學生們都很熱情,教師在這種教學環境中開展教學工作,效果比之前的單純的講解“圓形”的理論概念要好得多,學生也能夠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理解“圓形”的概念了。
三、分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教師喜歡在教學出現疑惑或者問題并需要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時候,常常讓前后桌學生成為一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或者在教學前教師就給學生明確規定六人一組或者八人一組,在課堂上需要進行討論的時候就自覺換成小組模式。這種教學方法在一些小學中應用的比較廣泛,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們能夠比較高效的解決一些個人獨立完成不了的學習任務或者可以在課堂上營造課堂氛圍,保證教學效率,并且在這匯總分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中,學生不僅僅能夠高效完成學習任務,還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人際交流能力等一些能力,以及從討論交流中能夠對小學生的思維進行鍛煉,使得小學生的思維在數學小組學習中獲得鍛煉與發展。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的課堂互動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通過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等等,對于課堂教學實效性是有著巨大的影響的。
參考文獻:
[1]居士芳.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
[2]竇昌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信息化建設,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