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耀文
[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后,對高中體育教學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在進行體育的教學時,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因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不但不能提高體育的學習效率,還會降低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思維是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效率的基礎也是關鍵,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制定教學計劃,滿足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的大力發展以及全民健身的倡導,人們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體育活動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體育事業在未來的發展也發揮這重要的作用。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高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應該有所突破全面創新,力求做到以學生的職業方向為主要目標,并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進行體育技能教學,充分發揮體育技能教學的價值,以達到增加學生就業渠道,增強創業能力的目的。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面臨著高考升學的壓力,教師如果使用單一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知識很難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由于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男、女生在生理發展上有較大的差異,而體育課的進行都是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個班級的構成必然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因此,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時,很難找到適合班級內所有學生的準備活動。但是,體育課前的準備活動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進行課前的準備工作或者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充分,就會影響課上體育技巧、體育動作的學習,還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在體育課開始前必須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讓同學們了解課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同時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從而有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需要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法上不斷創新與改進,尊重學生基本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特點,鼓勵學生在體育實踐中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的策略
1.豐富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設計體育教學內容,所設計的內容要多樣化并且具有創新意義。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和根本,從學生的角度進行體育知識的技能培訓,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安排體育課程。例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健美操,學生在觀看之后可以學習,健美操是男學生與女學生都能共同參與的,這樣就能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選擇多類型的健美操課程學習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感官感受,從而改變體育訓練活動的枯燥性,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體育課的準備活動依然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創新化的設計課前準備活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幫助學生增強體能,向著終身體育的目標前進。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合理范圍內的體育負荷運動鍛煉中,讓其得到適宜的訓練內容,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完善教學的組織形式,提高教學的多樣化
體育的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豐富教學手段和模式,有規律的進行體育活動。例如:可以招聘一些比較專業的舞蹈、健身等教師給學生講解體育知識。還要購置一些新型的體育設備,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還能溫習舊的知識,這也是體育教學創新的一種模式和方法。真正實現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中,摒棄因教學大綱長期影響而使教師采用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法。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倡導并教會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方法。體育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和角色,在課堂上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而廣泛應用情景教學法、發現式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方法。
3.正確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為了跟隨新課改的腳步,教師要從自身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體育模式的束縛,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對高中體育教學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讓學生對體育教學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老師可以積極參加學校所組織的培訓,努力提高體育教學知識積累,吸取他人體育教學理念以及方法,不斷探討新式教學,將新式教學運用于體育教學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進行其他科目學習奠定良好身體與心理的基礎。另外,老師還應該樹立現代教學觀念,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體育課堂教學,保證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的現代化。另外,高中體育教學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動作技能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不只是技能的傳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高中體育教學工作還應該以增強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為目的,變單一體育教學模式為多元化體育教學,提高學生體育運動學習能力與水平。
三、結語
體育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手段,高中生學習體育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及積極性的發揮,還有利于身體的鍛煉,在緩解壓力的過程中,身體也得到了鍛煉,可謂是一舉兩得。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有效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高中體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進行思考與探索,加強教學方法創新。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自身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展現和發揮,還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為目的,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居梅芳.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24):189-190.
[2]周士鋒.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解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4):377-378.
[3]劉志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性思維探析[J].現代閱讀,2016(10):124-125.
[4]王益.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