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內容占據很大比例。對于小學生而言,積累漢字是讀懂課文的前提,對此,小學語文教學應該高度重視學生識字環節,并將其作為核心教學內容。目前,字理識字的方法已經被許多小學教師認可,在實踐教學中也取得了可觀的效果。該篇文章敘述了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字理識字的內容,具體論述如下文。
關鍵詞:小學教學;實施;字理識字
語言是人們進行日常交流的必要條件,它是由一個個漢字按照一定的語序所構成,由此可知,要想提高語言流暢程度,就要先著手于漢字。對此,各個小學已經把識字教學看作是學好語文的根本了,并決定該項教學內容要從低年級抓起。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剛步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畢竟,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漢字數量不僅多,而且比較難記,所以多數學生都不太喜歡學習漢字。對此,怎樣能夠把枯燥乏味的漢字教學轉換為形象生動且便于記憶的知識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熱議話題。筆者結合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該話題進行了觀點的表述,認為應該實施字理識字教學,具體方法如下文。
一、 實施象形字教學方法
所謂的象形字,即是依照漢字對應的實際物體的樣貌進行定義的。象形字由一些彎曲的線構成,總體看上去十分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實施象形字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漢字的長期記憶。舉個例子,課本中的“山”和“田”兩個漢字,就屬于象形字范疇,它們的象形字看起來如同對應的實際物體的簡筆畫一般,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該種漢字教學的時候,要注重開闊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拿簡單的“山”這一漢字來說,教師在備課時要找出“山”字的象形字素材,以便于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其象形字符號,在學生對象形字觀察一段時間后,再對班級同學進行提問,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關于該符號的看法,提問過后,則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引導方式主要通過教師流利的語言敘述,例如:“大家在看到這個象形字后,有沒發現它特別像一個山丘呢?發現這個特點的同學請舉手。”以此來讓學生永久地記住這個漢字。實施象形字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其思維得到發散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把漢字記牢。
二、 實施指事字教學方法
指事字教學主要是通過對指事字符號的仔細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良好總結,從而得出現代漢字的含義的過程。事實上,指事字與象形字并沒有嚴格的區分點,但卻被定義為兩種不同的造字法,就足以說明指事字一定具有它獨特的屬性,這主要體現在它是由極其抽象的符號構成的,具體來說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的由抽象符號組成的,如“上”和“中”這類漢字的指事字;另一類則是建立在象形字基礎之上,由象形字與抽象符號共同組成的,如“本”這類漢字的指事字。在實施指事字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更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方法。例如,在講解“本”字時,先讓學生分析其指事字符號,然后對學生說:“這個符號看起來像是一棵樹的枝干,我們在它的下面加上一筆,便得出了‘本這個漢字。”這種引導方法的依據恰恰源于指事字的分類與組成形式,盡管它比象形字觀察起來要難,但卻比象形字分析起來要有情調的多。實施指事字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致,使他們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
三、 實施會意字教學方法
會意字,是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會意是為了補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創造出來的造字方法。例如三個“人”組成“眾”;三個“火”組成“焱”;三個“木”組成“森”;三個“日”組成“晶”;三個“直”組成“矗”;三個“水”組成“淼”;三個“口”組成“品”等。會意字的概念理解起來較為簡單,它是由多種字組成的新一類的字,該類字詮釋了實際物體的一些特點,從來漢字教學層面上來看,會意字教學要依托于象形字教學基礎,只有學生把象形字的字理學透之后,才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出會意字的真正含義。但總體來看,會意字的學習難度并不大。以“囚”這個漢字為例,教師同樣要先展示出其符號,然后為學生建立一個思維過程,如:“請大家集中精力思考老師說的話,如果把一個人拘留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圍墻里,在規定時間內不準將其放出,那么,這個人是什么人呢?我想大家都會說他是一個觸犯法律的罪人,對吧?那么我們稱之為‘囚。”這樣就順其自然地把“囚”字教給學生了。由此可見,在識字教學中凸顯字理,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豐富他們的文化內涵,讓他們切實地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 實施形聲字教學方法
形聲字,顧名思義,就是讀音相近或相同的漢字。一般情況下,形聲字的組成主要分為兩部分,即發音相同部分和不同偏旁進行的組合,簡言之,一部分表達含義,一部分表示發音,所組成的新的字的特點是讀音相同或相似。小學考試試卷中,形聲字幾乎是必考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好就好在形聲字學起來比較容易。教師在講解形聲字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偏旁加以解釋。例如,教師在講與“青”有關的形聲字時,要時刻問學生“怎么寫?怎么讀?什么含義?”,如“請,晴,情”等漢字。由此可以看出,實施形聲字教學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復習曾經學過的漢字,還能簡化記憶難度。
在小學教學中實施字理識字方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對于強化兒童記憶的保持,克服識記后的短時期內的遺忘,提高當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運用字理識字方法完全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其教學方法已經被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所接受,在實踐考量中,效果也十分顯著。筆者認為,在今后的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要借用挖掘字理的優勢,廣泛使用,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伍桂待.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3):166-168.
[2] 莊敏.實施字理教學,彰顯文字魅力——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128.
[3] 汪詩宇.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研究——以廣西字理教學研究班學員識字教學為例[D].南京:廣西師范學院,2015.
[4] 林東梅.淺析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法的教學策略[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8):18-19.
[5] 崔瑋奕.基于漢字造字理據的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郭翠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